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光志

作品数:22 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生物礁
  • 6篇志留纪
  • 5篇油气
  • 4篇采油
  • 3篇油田
  • 3篇早志留世
  • 3篇四川盆地
  • 3篇盆地
  • 3篇微生物
  • 3篇发育
  • 3篇北缘
  • 3篇稠油
  • 3篇储层
  • 3篇储集
  • 2篇单井
  • 2篇单井吞吐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岩溶
  • 2篇油气勘探

机构

  • 15篇西南石油学院
  • 9篇南京大学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重庆石油高等...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青海油田
  • 1篇青海石油管理...

作者

  • 22篇兰光志
  • 19篇张廷山
  • 7篇边立曾
  • 6篇俞剑华
  • 4篇姜照勇
  • 3篇陈晓慧
  • 3篇俞剑华
  • 2篇谢刚平
  • 2篇万云
  • 2篇万云
  • 2篇胡东风
  • 2篇武海燕
  • 2篇黄世伟
  • 2篇沈昭国
  • 2篇王顺玉
  • 2篇袁建新
  • 2篇任明忠
  • 1篇强平
  • 1篇彭通曙
  • 1篇黄英

传媒

  • 6篇沉积学报
  • 5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岩相古地理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生物组合对原油性质影响的现场试验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筛选出的多组菌组合,对青海、新疆的稠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实验,分析了细菌降解对原油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沥青质各组分在原油中相对含量和内部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解作用能使原油物性发生明显改善。利用优势菌组合,对青海和新疆油田稠油井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处理,处理结果表明,青海油田油井见效率达75%,日均产量增加了8.53%~35.72%,油井热洗周期延长2.3倍以上,新疆油田平均日均产油从试验前的2.39t提高到试验后的14.196t,注汽采油成本价为此次微生物采油试验成本价的3.14倍。微生物强化采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廷山霍进兰光志彭通曙姜照勇武海燕
关键词:原油性质稠油井新疆油田单井吞吐原油物性强化采油
四川盆地南北缘志留系的锶和碳、氧同位素演化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1998年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缘广元地区及南缘綦江地区上奥陶统及下志留统地层的87Sr/86Sr、δ13C及δ18O的系统测定,取得了沿地层剖面变化的同位素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地南缘87Sr/86Sr值高于地质历史中海水的平均值,其原因是本区为受板块内古陆控制的缓坡环境,大量陆源锶的混入增加了87Sr/86Sr的值。87Sr/86Sr值在上奥陶统至下志留统地层交界处、Rhuddanian/Aeronian(鲁丹期/艾隆期)交界处具正峰波动,反映了此时海平面的短时下降。但从Rhuddanian至Telychian(特里奇期),87Sr/86Sr逐渐降低。从Aeronian至Sheinwoodian(舍因伍德期)早期,盆地南北缘的δ13C值处于逐渐上升的过程之中,而δ18O则相反。同位素的演化特征说明本区当时为海进时期,海平面不断上升,与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相吻合。由于受区域构造运动的作用,Sheinwoodian之后的全球持续海进对本区无影响。
张廷山俞剑华边立曾S.Kershaw陈晓慧兰光志万云
关键词:锶同位素氧同位素地质意义四川盆地
川东南-黔北地区志留纪生物礁与古环境演化被引量:13
1997年
川东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分布广泛,出露好,化石丰富,在海相碎屑沉积中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碳酸盐岩和生物礁。我们通过对重庆綦江观音桥、贵州坡渡及邻区石牛栏组的野外考察和综合研究发现,生物礁主要发育在早志留世中晚期的石牛栏组中、下部(大致相当于兰多维列中期),类型为小型点礁、生物丘及生物层。造礁生物以床板珊瑚、皱纹珊瑚,层孔虫为主;附礁生物包括苔藓虫、腕足类、鹦鹉螺、海百合等,礁基为生屑滩或瘤状灰岩。礁的发育受区域生境条件制约,靠近黔中隆起的浅海缓坡地带,是生物礁生长发育的有利地区。
万云张廷山兰光志袁建新
关键词:志留纪生物礁古环境演化礁岩
MEOR菌的产气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实验所用采油菌包括混合菌种和单一菌种共 8种 ,均为兼性菌 ,分别由海水、油层水、油田和炼厂污水、原油和土壤中筛选得到 ,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不同 ,低限 <2 5~ 35℃ ,高限 38~ 5 0℃。在一种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的 5种单一碳源和实验菌中 ,在 30℃、空气帽下静态培养 2 4小时。 8种菌均能利用蜜糖和青海ZQ2 2井原油产气 ,均不能利用固态 (>C3 0 )石蜡产气 ,6种菌能利用液态石蜡产气 ,3种菌能利用大港Dg 1井原油产气。原油烃分布表明 ,QZ2 2井原油低碳数烃含量高于而高碳数烃含量低于Dg 1原油 ,两种原油都不含
任明忠张廷山兰光志
关键词:采油微生物烃降解菌菌种筛选碳源
克拉玛依油田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沥青质组分所占比例大的特点,通过室内菌种筛选,选育出适合克拉玛依稠油的微生物菌种,该菌种能够显著降解稠油中的沥青质。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六口油井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936.883t,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为新疆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安全环保的新方法。
武海燕张廷山兰光志罗宪波李晓华张莉
关键词:微生物吞吐稠油沥青质降粘矿场试验
微生物降解稠油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被引量:67
2001年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 ,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分离、选育出能降解沥青质 ,能耐温达 80℃、矿化度 30 0 0 0 0 mg/ L的微生物菌种及组合。并以其对青海、胜利、辽河等油田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 ,讨论了能有效降解原油中沥青质的兼性菌的选育、降解效果以及采油过程中的现场应用。根据实验 ,所选育的兼性菌组合对青海原油处理 2 4h后 ,其沥青质可降低 2 0 %。现场试验显示 ,生产井注入菌液 2 0 d后 ,3个月内的日均产量提高了 9% ,油井的热洗周期延长了 2 .
张廷山兰光志邓莉邓晓皋张彩庆
关键词:采油稠油微生物降解提高采收率
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模式及其特征被引量:30
1996年
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关系密切,其岩溶孔洞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为寻找与古岩溶有关的油气藏,除要了解古岩溶的埋藏部位和成因等因素外,还必须了解古岩溶孔洞的分布与古岩溶类型的关系。为此,通过研究,根据岩溶发育时岩层的产状和岩石团结程度,将碳酸盐岩古岩溶分为水平型古岩溶和褶皱型古岩溶两大类,进而根据溶岩类型将其分为水平型灰岩古岩溶、水平型白云岩岩溶和褶皱型灰岩古岩溶、褶皱型白云岩古岩溶等四种类型。为探索不同类型古岩溶储层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在讨论了控制古岩溶储层发育的古气候、古地貌、岩性和古大地构造等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古岩溶类型的特点及其主控因素,归纳出了古岩溶储层分布的四种模式,并列举实例,论述了各种模式岩溶孔洞发育的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
兰光志江同文张廷山高卫东
关键词: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油气富集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灰泥丘中的微生物及其造岩和成丘作用被引量:26
2002年
作为生物礁的特殊类型 ,灰泥丘在古生代十分发育 ,许多学者都认为它们是通过微生物造岩作用而形成的 ,而且 ,也在现代湖泊中发现了由兰菌藻的生命活动所形成的灰泥沉积物及灰泥丘。但是国际上一直没有在古生代灰泥丘中发现过细菌等微生物的实体化石 ,微生物促使碳酸钙沉淀、聚集的能力和机理也不明确。四川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志留纪灰泥丘发育 ,笔者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 (川西北志留纪 )灰泥丘中菌藻类微生物的实体化石及其特征的造岩成丘现象 ,发现的菌藻类微生物实体化石有三种类型 :1.表面光滑的卵形球体型 ;2 .表面粗糙的椭球体型 ;3.网状结构型。而且 ,对寒武纪和志留纪灰泥丘凝块石作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也证明了其有机质生源为菌藻类微生物。这些凝块石灰泥丘中的菌藻类实体化石都显示了不同的沉积、造岩和成丘功能 ,因而证实了微生物在形成古生代灰泥丘中具重要作用。
张廷山沈昭国兰光志王顺玉戴鸿鸣
关键词:四川盆地早古生代微生物生物礁
贵州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储集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05年
赤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主要为一套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相对较高的河流相碎屑岩,厚度为270~500m。其岩石类型视不同层位分别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或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辫状河和曲流河的心滩、边滩等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主要相位;成岩作用是控制本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中,压实与压溶作用对破坏储集性和降低孔隙度起着重要作用,自生矿物及其胶结作用也是破坏储集性的因素之一,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贡献不大;受物性影响,本区砂岩主要为一套特低孔、特低渗砂岩,其储集空间以裂缝—(微)孔隙为主,储集条件较差。
陈晓慧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黄世伟兰光志
关键词:储层储集特征影响因素须家河组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发育特征初探被引量:7
1990年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是生活在以陆源沉积物为主的浅海陆棚环境中生屑滩上的点礁,生屑滩的形成为风暴作用所致,其发育受到埋藏反馈作用的影响。大量的陆源物质注入及带入的过剩养料是抑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张廷山高卫东兰光志强平
关键词:生物礁生物群落油气勘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