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晔峰 作品数:65 被引量:25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高熵合金孕育亚共晶铝硅合金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高熵合金孕育亚共晶铝硅合金制备工艺,首先制备AlCoCrFeNiTix(x=0.5~1.5)高熵合金;使用纯铝以及Al‑20Si合金混合熔化得到合金熔体,通过精炼浇注得到亚共晶Al‑(6~9)Si合金;将高熵... 李庆林 赵尚 住玉乾 李斌强 兰晔峰 刘建军文献传递 C含量对XD法制备Al2O3p·TiCp/AI自生复合材料的影响 本文采用TiO1-Al-C体系,通过XD法制备了AlO-TiC/Al自生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体系中C含量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体系中C含量增加,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中有害相AlTi减少,而增强相TiC增... 寇生中 许广济 丁雨田 兰晔峰 苏培华关键词:AL基复合材料 XD法 文献传递 新型中间合金铝晶粒细化剂Al-Ti-B-RE的研制 被引量:12 2005年 研究了采用熔铸法制备Al-Ti-B-RE中间合金时,稀土、过热温度、静置温度等因素对中间合金制备的影响;并通过对中间合金组织的对比和细化试验,对Al-Ti-B-RE中间合金的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无论是对细化剂组织还是对细化结果影响是最大的,过热温度和静置温度的影响则较小。 兰晔峰 郭朋 朱正锋 刘胜杰 王军年关键词:晶粒细化 中间合金 AL-TI-B-RE 定向凝固包晶合金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8年 综述了定向凝固包晶合金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的理论模型和实验研究进展,分析相和微观组织的选择规律,同时讨论了对流对凝固微观组织的影响。依据国内外对包晶合金凝固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庆林 沈军 兰晔峰 罗文忠 满伟伟 唐玲关键词:包晶合金 定向凝固 相选择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N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对渗N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渗N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渗N温度为400℃时,渗N改性层最薄,耐磨性最差,480℃时渗N改性层最厚、耐磨性最好. 兰晔峰 王创造 胡秋晨 胡巍巍 李庆林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 耐磨性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N/镀CrN复合改性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2020年 分别在400、440、480℃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复合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差,耐蚀性最好;而48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好,耐蚀性最差;但比相同温度下单独渗氮试样的综合性能好. 李庆林 赵尚 胡秋晨 胡巍巍 兰晔峰关键词:渗氮 CRN薄膜 铸渗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3年 从原理、选材、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铸渗技术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研究的进展。 贾利晓 陈跃 张永振 上官宝 兰晔峰关键词:铸渗 预处理时间和温度对Al_2O_(3p)-TiC_p/Al复合材料的反应温度特征的影响 2003年 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Al TiO2 C体系XD反应温度特征和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理想的Al2O3p TiCp/Al复合材料,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有一个最佳的工艺范围.体系在本实验的工艺条件下,当预处理温度高于670℃时,由于反应程度加强,不利于体系在随后升温烧结过程中发生快速的放热反应,从而导致体系反应不完全.预处理时间小于30min,会导致体系反应不完全;预处理时间大于60min时,组织中Al3Ti含量增高.合适的预处理时间为30~60min,预处理温度为670℃. 寇生中 许广济 丁雨田 丁宗富 兰晔峰关键词:反应温度 XD法 物理化学反应 非晶态Ni-W-P合金镀层的形貌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以亚磷酸为磷源制备出了含钨量较高及不同磷含量(其原子分数分别为0,2.1%,3.9%,4.6%,8.8%)的Ni-W-P合金镀层。利用增重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Ni-W-P合金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磷元素的添加能显著改善Ni-W-P合金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当磷原子分数为3.9%时,该镀层具有最佳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但继续增加磷含量会使其抗高温氧化性能变差;磷原子分数3.9%且保温温度低于500℃时,Ni-W-P合金镀层表面出现的彩色钝化膜能够显著抑制氧化反应;在常温下,该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经600℃保温处理后完全转变为晶态结构,同时出现NiO、WO2、Ni3P相。 兰晔峰 陶繁 李庆林关键词:NI-W-P合金 高温氧化性 非晶态 熔铸法制备Al-Ti-B中间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采用纯钛颗粒熔铸Al Ti B中间合金。通过正交试验及单项试验,探讨加料时Al熔体过热温度,加料次序,反应时间,静置时间,浇注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合金中第二相的形态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过热温度为主要因素,其他参数为一般因素;通过优化获得一组最佳工艺参数;混合加料有利于提高B的吸收率;熔体过热温度及浇注温度的不同将较大程度的影响Al Ti B中间合金中TiAl3及TiB2的形态大小及分布。 朱正锋 兰晔峰 郭朋关键词:AL-TI-B中间合金 工艺参数 金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