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琼 作品数:142 被引量:2,144 H指数:20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学 更多>>
美国急救方向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及启示 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对急救方向专科护士资质的认证内容,其中包括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对认证申请者的资格要求、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认证结果及认证结果更新等方面。希望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认证经验,指导和规范我国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及认证工作。 陈丽 冯先琼关键词:专科护士 急救 资格认证 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2 2004年 程桂兰 冯先琼 黎贵湘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护理 多视角录播系统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 探索多视角录播系统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某高校护理学院9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及28名操作带教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运用多视角录播系统,并在操作考核及教师视频阅卷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看法及意见.结果 学生与教师对录播系统使用的评价均较积极,超过70%的学生与教师愿意采用录播系统进行操作考试.学生与教师对录播系统看法具有差异,在愿意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操作技能、录播系统可以增加考试评分公平性及录播系统操作考试比传统考试节约时间3个条目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多视角录播系统运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操作考核中,有助于节省人力和时间,减轻学生在操作考试考场的焦虑. 文信 张凤英 冯先琼 邱楚瑾 张卫华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课程考核 课程改革 远程护理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39 2013年 介绍了远程医疗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文献阐述了远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提出远程护理在给病人及护理人员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局限性。因此,提高远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雨晨 冯先琼关键词:远程医疗 国内外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文献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灾害中救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六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1998-2018年发表的与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相比未经历过救灾的护理人员,地震救援护理人员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灾前(防灾备灾阶段)心理上准备不足、灾中(应对阶段)救援心理压力过大、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结论]在灾害管理的每个阶段,救援护理人员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对其灾前心理的防护教育及培训,增强救援护理人员在灾害管理各个阶段的心理韧性。 吴芳 张耀丹 李静 魏华 黄莉莎 冯先琼关键词:地震 灾害护理 心理健康 护理人员 防灾教育 护生学习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了解护理本、专科学生的学习压力水平、主要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以探讨减轻护生学习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和48名护理专科生的压力水平、压力源及影响压力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学生处于中等压力水平;本、专科护理学生压力水平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名护生前10位压力源为:准备及参加考试、处理病人紧急情况、接触传染性疾病等;护生学习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对专业志愿的选择。结论护理教师应充分重视影响护生学习压力及其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其压力,使之保持身心健康。 于丽荣 冯先琼关键词:本科 专科 护生 影响因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氧疗遵医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观察法和面对面访谈法对70例肺心病病人氧疗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1例(15.7%)能遵从医嘱吸氧;59例(84.3%)不遵医,主要表现为自行将氧流量调大、间断吸氧、擅自停用三方面,与病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吸氧时间密切相关(P<0.05,P<0.01)。提出肺心病病人广泛存在氧疗不遵医行为,应针时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健康教育。 邓蓉 冯先琼 唐江涛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氧疗 遵医行为 数据收集 护士对信息系统接受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介绍护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及信息系统接受的概念与研究进展,从不同方面分析总结护士对护理信息系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护士的接受度提供参考依据。 郑娥 冯先琼关键词:护士 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 接受度 护理信息学 远程护理对护士核心能力的要求 被引量:3 2014年 远程医疗的诞生,开启了医疗保健的新纪元.医疗保健的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面对面”的诊疗模式.医务人员通过网络、电话等信息通讯技术就可以进行护理、会诊、教育,为偏远或不方便获得医疗资源的人群及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也使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共享医学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伴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远程护理在国际上也逐步受到了护理专业人员的青睐和关注.我国的医疗状况在现阶段存在地广人多、资源分布不均等现象,远程医疗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我国的远程护理技术还不成熟,远程护理的实践范畴尚未确立,远程护士的资质与核心能力要求甚缺.本文将对远程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进行深入讨论,旨在为我国远程护理的开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张雨晨 冯先琼关键词:护士 医疗保健服务 远程医疗 信息通讯技术 护理专业人员 芦山地震伤员院外转运方式对健康结局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震后伤员的院前转运方式和相关伤情特点,探讨空运与非空运转运伤员的健康结局差异,为今后灾害救援中科学的医疗后送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采用《4.20地震伤情调查表》收集震后转运到各大医院的伤员资料,分为空运和非空运两组对伤员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伤员3567名,其中男性1 705名(47.8%)、女性1 862名(52.2%),轻伤员781名(77.3%),接受住院治疗后治愈好转3316名(92.9%)、死亡33名(0.9%)。空运组转运224人(6.28%)、非空运组转运3343人(93.72%)。两组伤员的年龄构成、获救方式构成、治疗后出院转归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均数、受教育程度构成、伤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震后救援空运转运有利于伤员的转归,但由于我国空运医疗运力的缺乏和灾害现场检伤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空运医疗救援还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未来应积极发展空运医疗,灾后救援时综合各要素合理选择转运方式,安全开展自救互救,实现低死亡率、低伤残率的灾害救援。 李佳岭 李佳岭 冯先琼 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