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光 作品数:7 被引量:1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水利工程 更多>>
一种反演问题求解的免疫克隆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克服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等缺陷,分析了标准PSO算法早熟收敛的原因,提出了基于混合变异机制的免疫克隆粒子群优化(ICPSO)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波阻抗反演问题中。克隆选择算子能够在局部极值点接近全局最优点时有效增强最优粒子跳出局部解的能力;引入混沌映射Tent序列加速最优粒子的变异学习,在局部极值点与全局最优点距离较远时扩大遍历范围,避免陷入局部极值。通过理论模型试算表明,ICPSO算法在进行波阻抗反演时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抗噪性能。 聂茹 岳建华 邓帅奇 刘仰光关键词:粒子群 免疫粒子群 免疫克隆 波阻抗反演 洛河流域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其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2007年 利用ETM数据和地表热量平衡模型估算洛河流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行检验,然后综合分析蒸散发量与土地利用/覆被、地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能力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水体和林地的日蒸散发量最大;蒸散发量与NDVI、植被覆盖度以及高程等参数呈线性相关,而与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与叶面积指数呈对数相关。 倪猛 陈波 岳建华 刘仰光关键词:蒸散发 遥感 矿井富水体的瞬变电磁场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2009年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矿井富水异常体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为改进资料解释方法、提高探测精度提供重要依据。根据物理模型实验相似性准则,设计物理模型参数并校正模型系数;制作矿井富水体物理模型及发射接收装置,并对天线参数及探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天线参数相同的条件下,接收天线绕制匝数越多,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就越强;发射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接收到的信号越强;相同条件下,方形天线装置比圆形天线装置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强。巷道空间及空间内的金属体对富水体感应场的干扰特征实验表明:当天线位于巷道靠近富水体所在一侧时,接收到的响应值最高;当天线位于远离富水体一侧时,由于巷道空间的影响使探测结果的分辨能力降低。巷道内的金属体(工字钢、金属锚网和铁轨)使所接收到的信号值变大,而富水异常体的响应规律则没有变化。 刘志新 刘树才 刘仰光关键词:采矿工程 矿井防治水 瞬变电磁场 五阳煤矿承压水探放技术研究及设计 被引量:7 2008年 基于探放水原则和煤矿安全生产特点,介绍了在煤矿开采工程中几种需要进行超前探水的情况。结合潞安五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计算了探放水留设安全隔水煤柱的距离,并详细制定了高承压水探放技术方案和探水前需要注意的准备工作事项。同时,为保证探放水过程的安全性,还设计了双套管探放水技术和能提高排水效率的水杆分离器装置。 程书宏 刘仰光关键词:探水 钻孔 套管 大定源瞬变电磁法矩形发射回线激发的电磁场 被引量:23 2008年 首先从垂直磁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表达式出发,推导出了矩形发射回线产生的电磁场表达式;然后通过Guptasarma积分和Hankel积分将这些表达式转换为时间域电磁场,求出感应电动势;最后通过模型计算来难验证其正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层状介质模型情况下,矩形发射回线中心区域电磁场的瞬变响应近乎均匀,地表低阻层对电磁场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李建慧 刘树才 李富 赵贤任 刘仰光关键词:感应电动势 矿井物探技术在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2007年 矿井地质安全保障就是在综合地质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物探技术及装备对煤矿采区、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前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勘探和评价,快速准确查明影响开采的各种地质异常,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煤矿生产的发展趋势,说明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板水问题是当前煤矿深部开采中所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综合论述了煤矿深部开采中所用矿井物探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及无线电磁波透视法等勘探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发展趋势。 刘志新 岳建华 刘仰光关键词:突水预测 矿井瞬变电磁法 扇形探测技术在超前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4 2007年 用扇形探测技术代替了常规的测量方法以提高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资料的解释精度.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调整巷道迎头左侧拐角处天线的法线方向与左侧巷道壁的夹角,以60°,45°和30°的夹角进行探测,在迎头断面处布置2-3个测点,调整巷道迎头右侧拐角处天线的法线方向与右侧巷道壁以30°,45°和60°的夹角进行探测.通过调整天线的法线与巷道底板的夹角,探测巷道顶板、顺层和巷道底板方向上介质的电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前探测中使用扇形探测技术可提高巷道超前探测资料的解释精度,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异常体的空间特征.在实际应用中探测成果图上钻孔中心点位置与实际揭露钻孔中心点位置误差不到2 m. 刘志新 岳建华 刘仰光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