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鸿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文化厅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以优秀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江苏省国庆60周年献礼剧(节)目展演综述
- 2009年
- 以优秀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从国庆节开始,到2009年10月7日,将有13台优秀剧(节)目在南京六大剧场上演。这是对江苏全省近几年来舞台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江苏文化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 刘俊鸿
- 关键词:艺术成果祖国展演舞台艺术创作
- 细说二泉观明月——漫谈锡剧《二泉映月》
- 1999年
- 无锡市锡剧院十年磨一剑,数易其稿,这次树起来的形象上呈现了我们的要求,基本体现了主创人员所要表现的创作意图,十年来攀登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其它反映阿炳的作品,它是要塑造一个真实的阿炳。
- 刘俊鸿
- 关键词:锡剧《二泉映月》明月剧种唱词主创人员
- 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的艺术风格与成就被引量:5
- 2010年
- 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在戏曲艺术舞台上度过了50个春秋。他一生以艺术为生命,苦心孤诣地传承戏曲艺术传统,并积极探索创新,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富有鲜明艺术个性、观众认可、专家首肯的淮剧陈派艺术,被誉为新时期淮剧自成流派的第一人。陈德林的演唱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字清、音准、板正、腔圆,显示了他扎实的艺术基本功。由于他自己创腔编曲,他可以既充分表现他对角色、剧情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充分展示自己的声音特质与演唱技巧,在用嗓、开口、行腔、落音、装饰等诸多环节上用足功夫。上世纪90年代初,陈德林声带动过手术之后,声音略显沙哑,演唱中他化短为长,使自己的唱腔更为苍劲、老到,被同行誉为"淮剧麒派"。总结陈德林戏曲音乐创作和演唱的宝贵经验,对促进当今戏曲音乐、戏曲声乐的发展进步,是十分有意义的。
- 刘俊鸿
- 关键词:淮剧表演艺术家舞台艺术艺术风格
- 当前喜剧现代戏创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2017年
- 喜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时代呼唤喜剧。新时期以来,广大戏剧工作者紧跟时代、拥抱生活,热切感受喜剧时代的脉动,捕捉喜剧形象和喜剧冲突,创作出一部部多姿多彩的反映现当代生活的喜剧,它们的出现也为喜剧时代增姿添彩,添加了欢乐的篇章。喜剧是笑的艺术。喜剧的笑,无论在艺术主体或受众客体,都是一种审美现象,因此要笑得有意思,笑得有意义,笑得美,而不能流于低俗和无聊。因此,喜剧要有正确、鲜明的价值取向,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要塑造人物的喜剧性格。无论是滑稽戏,还是谐剧,毕竟都是年轻的剧种,必须加强自身的规划与建设。要在现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找准本剧种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 刘俊鸿
- 关键词:喜剧艺术
- 民族精神与民族戏曲被引量:5
- 2012年
- 中国民族戏曲,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民族戏曲高扬的主题,人们乐于运用戏曲传诵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鞭挞那些背叛祖国和民族的败类。中华民族的刻苦耐劳精神在我国民族戏曲中有着充分而又精彩的体现。中华民族还有急公好义、扶危济困的美德。这也成了古今民族戏曲一个突出的主题。中国民族戏曲,也凸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革命传统,举其要者,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等等。民族戏曲要更好地宣扬和体现民族精神,必须解决科学认识民族精神和艺术表现民族精神两方面的课题。
- 刘俊鸿
- 关键词:民族精神戏曲艺术传统美德艺术表现艺术精神
- 地方戏曲发展刍议被引量:14
- 2003年
- 民族戏曲,京剧、昆曲、品种繁多的地方戏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 生和发展的。它们存活到今天,都有其能够存活的理由。研究它们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 必须从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当时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入手。
- 刘俊鸿
- 关键词:地方戏曲历史条件语言条件民族戏曲
- “昆剧”名称辨析——“昆剧”三论之一被引量:1
- 2008年
- 历史上先后出现昆山腔、昆曲、昆剧的不同称谓,在分别从三名可以通用、习惯用法不同、近代以"剧"为名三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之后,对所涉及的相关文献作了比较深入的辨析。
- 刘俊鸿
- 关键词:戏曲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