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厚
- 作品数:25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温脾补肾法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被引量:6
- 2018年
- 根据中医学理论,探讨以温补脾肾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活跃的病毒携带者,克服其免疫耐受状况,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以识别与清除HBV,达到治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目的。
- 刘冬厚黄明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温补脾肾免疫功能
-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治思路探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逐渐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肝病。文章从中医学的观点出发,结合西医学的诊治方法,分析探讨了对其诊断、中医药治疗、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的思路与具体方法,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 黄明河陈晓蓉刘冬厚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诊治
- 胆管结石患者胆道外引流前后舌象变化
- 2018年
- 目的:观察胆管结石患者胆道外引流前后舌象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胆管结石接受胆道外引流手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积极抗感染、护肝、补液等处理,腹痛严重者予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完善入院相关检查,分别给予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或内窥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记录患者胆道外引流前与引流结束后第3天清晨的舌象,将分类后的舌诊内容归纳为数据表,录入EXCEL表格。结果:胆道外引流前,舌色以淡红色、红舌、绛舌多见,淡白舌及紫舌较少,舌苔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苔、厚腻苔;引流后,舌色多演变为淡红色,与引流前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后,大部分深黄苔、焦黄苔多向淡黄苔及白苔转化,但苔质由原来的腻苔、润苔,大多转化为燥苔,与引流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外引流前后需观察患者舌象变化,胆道引流后患者舌象多呈现阴亏津耗之象,在治疗过程中,需固护津液。
- 郑传彬刘冬厚
- 关键词:胆管结石胆道外引流舌象鼻胆管引流术
- 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3例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方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1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方案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主要症状、肠易激综合征严重度分数(IBS-S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IBS-SSS、SDS、S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肠舒泰方联合中药足浴方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林秋水李健刘冬厚郑传彬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中药足浴
- 黄明河运用调补脾肾、祛湿化浊法治疗慢性泄泻经验被引量:6
- 2020年
- 介绍黄明河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慢性泄泻临床上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黄明河教授认为,脾失健运、肾阳虚衰为发病之本,湿浊内困乃发病之标,以调补脾肾、祛湿化浊为治疗大法,分别拟健脾化湿汤与温阳化湿汤治疗,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借鉴。
- 刘冬厚黄明河
- 关键词:慢性泄泻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 平衡法治疗外感发热40例临床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平衡法治疗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方法:80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泰诺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平衡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及总病程、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总病程时间分别为(1.4±0.8)、(5.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0.6)、(8.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及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法治疗外感发热效果确切,能够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促进症状快速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侯静静刘冬厚
- 关键词:外感发热平衡法
- 资生汤对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临床症状改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资生汤对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资生汤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效果显著,有利于症状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刘冬厚徐丛丛郑传彬吕涵青
- 关键词:资生汤临床症状
- 中药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居高不下,中药辅助的非手术疗法对提高SAP的救治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SAP机制研究的深入及甘遂的临床广泛运用,本文就目前甘遂治疗SAP的作用与机制作一综述.甘遂,性苦寒,源自大陷胸...
- 王宏艳郑传彬刘冬厚李健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甘遂配伍规律药理作用
- 自拟理肠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自拟理肠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理肠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综合疗效、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改进Baron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量化总分、腹泻次数评分、腹痛及频率评分、腹胀程度及频率评分、大便黏液评分、里急后重感评分及改进Baron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量化总分、腹泻次数评分、腹痛及频率评分、腹胀程度及频率评分、大便黏液评分、里急后重感评分及改进Baro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理肠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患者肠镜下肠黏膜变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康建媛张竞超刘冬厚姜小艳
- 关键词:理肠汤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脾虚湿困
- 萎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满闷或胀痛,具有症状顽固、病程长等特点,属于祖国医学“痞满”、“胃痞”、“胃痛”的范畴。1978年WHO正式将C...
- 刘冬厚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