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良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砂岩
  • 2篇裂缝性
  • 2篇井网
  • 2篇勘探
  • 2篇勘探开发
  • 2篇勘探开发一体...
  • 1篇低渗透油气藏
  • 1篇岩体
  • 1篇英台油田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层注水
  • 1篇油田
  • 1篇增储
  • 1篇增储上产
  • 1篇砂体
  • 1篇砂岩体
  • 1篇砂岩油藏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刘子良
  • 4篇梁春秀
  • 2篇边晨旭
  • 2篇马立文
  • 1篇刘运成
  • 1篇吴伟
  • 1篇魏兆胜
  • 1篇赵志魁
  • 1篇王立贤
  • 1篇陈国利
  • 1篇王国庆
  • 1篇陈文龙
  • 1篇吴伟
  • 1篇王立贤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注采井网的优化被引量:24
2004年
在油藏裂缝和砂体各有明显方向性、且渗透率沿二者方向显著增大的情况下,注采井网必须避免沿裂缝和砂体两个方向中任何一个方向可能发生的水窜水淹。松辽盆地1999年发现的海坨子油田属特低渗透岩性油藏,萨尔图油层的裂缝和砂体都具有明显方向性,在开展储集层沉积相、裂缝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注水开发井网的井网密度、井排方向、井网形状、井距与排距、注采井数比及注水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合该油藏特点的600m×150m菱形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该注采井网实施后见到了较好的效果:采油速率达1.48%,预测采收率达20%;油田地层压力趋于稳定,日产液、日产油递减缓慢,综合含水上升平稳。菱形反九点井网有两个可调的井排方向,是适合于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的最佳井网。
陈国利梁春秀刘子良刘运成王国庆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砂岩体井网
抓住机遇 探索吉林油区快速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英台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
'九五'期间,吉林油区的原油产量稳步攀升,滚动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木南断块群为代表的、具有吉林油区'九五'特色的滚动勘探开发,边找储量,边建产能,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小断块地质特点的工作程序,使木头油田一跃成...
梁春秀刘子良边晨旭吴伟王立贤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滚动勘探
文献传递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合理注采井网被引量:60
2003年
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合理注采井网要能延缓方向性水窜、水淹时间和解决注不进水的问题 ,由于压力传导慢 ,注采井距不能过大 ,开发后期要能灵活调整井网。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田采用过 4种注采井网开发 :正三角形斜反九点法注采井网 (扶余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2 2 .5°的注采井网 (新立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45°的注采井网 (新民油田 ) ,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 (民 43 8区块和大情字井油田 )。总结注采井网调整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开发初期应采用小排距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开发后期调整为线状注水 ;井排方向应与裂缝走向平行 ;若经济条件允许 ,开发后期用密井网注采 ,尽可能缩短油、水井排距。图 2表 2参
刘子良魏兆胜陈文龙马立文
关键词:裂缝低渗透井网调整
吉林油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01年
吉林探区作为股份公司的四个重点探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吉林探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在总结“九五”滚动勘探开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针对吉林探区的地质条件,以英坨地区为战场,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树立两个观念,实施三个统一,搞好四个结合,理顺五个环节”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思想。在勘探开发一体化运行中突出了深化地质研究、油藏研究在部署决策中的重要支持作用;突出了各相关专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突出了高效精干组织机构的保障;突出了强化项目管理在勘探开发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表明,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揭示了英坨地区亿吨级储量、百万吨产能规模;英坨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吉林油田增储上产、实现“十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梁春秀边晨旭吴伟王立贤刘子良赵志魁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管理
裂缝性砂岩油藏周期注水实践被引量:19
2000年
以数值模拟、室内实验为依据 ,论证了对裂缝性砂岩油藏实施周期注水的可行性。同时 ,结合扶余油田西区矿场实例对周期注水的注水方式、周期、注水量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对裂缝性砂岩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春秀刘子良马立文
关键词:裂缝性砂岩油藏周期注水油层注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