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敏

作品数:200 被引量:1,368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经济管理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城市
  • 26篇生态
  • 24篇可持续发展
  • 21篇低碳
  • 21篇循环经济
  • 15篇能源
  • 11篇碳排放
  • 11篇资源型
  • 11篇节能
  • 10篇节能减排
  • 10篇扶贫
  • 10篇城市化
  • 8篇资源型城市
  • 7篇低碳城市
  • 7篇低碳发展
  • 7篇低碳经济
  • 7篇贫困
  • 6篇农村
  • 6篇农业
  • 6篇情景分析

机构

  • 191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东北大学
  • 7篇西安财经学院
  • 6篇中国21世纪...
  • 5篇天津商业大学
  • 4篇天津商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横滨国立大学
  • 2篇皖西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科技部
  • 1篇国务院研究室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中国人寿保险...
  • 1篇云南省人民政...

作者

  • 191篇刘学敏
  • 15篇朱婧
  • 12篇王玉海
  • 11篇史培军
  • 10篇张昱
  • 9篇宋敏
  • 9篇王珊珊
  • 5篇窦睿音
  • 5篇姚娜
  • 5篇杜树山
  • 5篇梁佩韵
  • 5篇王玉婧
  • 5篇丛建辉
  • 5篇陈楠
  • 4篇刘子沐
  • 4篇邵丹娜
  • 4篇郝春
  • 4篇曹斐
  • 4篇姜良铎
  • 3篇张生玲

传媒

  • 12篇中国人口·资...
  • 12篇城市问题
  • 8篇中国流通经济
  • 8篇全球化
  • 6篇经济研究参考
  • 5篇资源科学
  • 5篇经济纵横
  • 5篇中国发展
  • 5篇中国发展观察
  • 5篇中国科技投资
  • 4篇生态经济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宏观经济研究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开发研究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7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16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环渤海“首都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论述环渤海“首都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概括为“一个动力核心、两个基础保障、三个运行机制、四个具体目标”,即“一二三四”模式。
敖华刘学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被引量:20
2005年
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把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转入操作层面,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抓手,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存在利益、制度和思想观念等深层障碍。只有克服障碍,才能使建立在共生代谢关系基础上的循环经济真正发展起来。
刘学敏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利益
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与减排政策选择被引量:8
2016年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是摸清区域碳排放基本状况,对碳排放现状的梳理是探索环境改善路径的依据。探索低碳发展路径的核心在于减排政策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环境保护及大气污染治理成为研究热点,河北省资源环境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使探明环境现状,研究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创新机制。摸清河北省碳排放基本现状,探明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演变规律,对河北省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河北省全域的数据资料和实地调查,核算了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能源活动引起的碳排放,分析了2005-2013年碳排放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情景分析方法为基础,预测了河北省到2030年的碳排放状况。认为:第一,能源活动的碳排放量从研究时间尺度上来看,始终保持增长的趋势,且2009年以后增长更为显著;从空间尺度上来看,唐山市的排放始终是全省最高。第二,基于情景分析对河北省能源活动的碳排放可能状况进行预测。基准情景是排放量最高的情景;低碳情景下2025年前后碳排放量基本稳定;强化低碳情景下设定2030年回到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人均碳排放量始终保持下降,2030年将与全国2012年的人均排放平均水平相当。
朱婧刘学敏
关键词:情景分析低碳发展
模式与对策——农业产业循环经济被引量:9
2006年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出于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使农业发展面临空前困境。一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多数农户采取“小而全”经营和兼业经营:农业产业链条短,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需深化,农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三是农业产业相对地位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四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程度低,科技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人员匮乏.
刘学敏郝春安晓玥王郁
关键词:农业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科技成果风险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
用高新技术支撑循环经济被引量:3
2007年
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制度建设和相关支撑技术(如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共生链接技术等)的开发,构建循环经济链条,在我国已达成共识。但是,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最终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也不能离开高新技术的支撑。
刘学敏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环境约束
国外首都区都市圈发展概观被引量:11
2010年
从地理区域分布、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国外著名首都区都市圈的规划战略体系和发展建设历程;指出其共同特征是以首都为中心,促进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心区的规划与建设适应全球竞争的战略目标,首都区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并产生了扩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首都区的建设发展分析了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王玉婧刘学敏
城市低碳交通的发展途径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交通运输部门作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能耗和碳排放压力将会继续增加,对于城市低碳交通的探索,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内容。以河南省济源市作为案例城市,基于碳排放清单核算指南提供的计算方法,以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能耗和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现状,计算在典型年份的能耗和碳排放状况,并以2011年为研究的基准年,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交通运输部门能耗和碳排放的可能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交通运输部门的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呈增长的趋势,基准情景下总量增长最大,增速也最快,低碳情景次之,强化低碳情景下的能耗和碳排放最小;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城市客运、货运水平的增加对于能源需求的增长,减少能耗降低排放的关键点在于单位能耗的降低、能源结构的改善以及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
朱婧刘学敏初钊鹏
关键词:低碳交通情景分析
基于模糊聚类的中国分省碳排放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探索低碳发展的道路,既要注意到发展模式的普适性,也要考虑模式的适应性。在中国,从1980年开始CO2的排放总量就不断上涨。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环境状况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沿海与内陆、东中西部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差异较大,因此在实施低碳发展时,必须考虑影响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策略。本文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出发,基于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利用Kaya模型研究分析例如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量,并将此三项指标作为模糊聚类指标,将中国按碳排放驱动因素分为4大区域,并针对各区域提出实现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本文对应用该方法将中国按照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区划的优点与不足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张彬姚娜刘学敏
关键词:环境经济碳排放模糊聚类
政府主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组织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众多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出现发展困境,这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步伐。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平滑转型备受世人关注。本文以政府主导转型为出发点,通过对U型和M型组织结构下转型实施、信息交流、路径抉择等差异的研究,探讨不同组织结构下的转型机理。
曹斐刘学敏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低碳城市能源需求与碳排放情景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为大背景,在分析中国城市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现状与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城市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问题。选择河南省济源市作为研究开展的案例城市,借助情景分析法和"脱钩"概念模型,展示了济源市在能源和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到2030年不同情景的低碳发展图景。认为:第一,从需求角度来看,能源需求总量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均呈增长趋势,由于驱动因素的作用差异,基准情景下能源需求量最大,强化低碳情景下最小;第二,从消费角度来讲,人均能源消费量在不同情景下的变化趋势各有特点,其中低碳情景下可能在2020年前后出现拐点,此时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16.9tce/人,绝对值仍然较高;第三,从不同情景下减排潜力来看,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仍具有较大的减排空间,例如2020年低碳情景下可能减排约741万t,强化低碳情景下约可减排1 790万t。基于对城市未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情景分析结果,给出了城市低碳发展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一是济源市的能源需求若保持现有高速增长趋势是不可取的,低碳情景下和强化低碳情景下能源需求总量和增速有明显改善;二是尽管在最严格的情景下,济源市的人均能耗预测值仍然高于国际国内其他城市的预测,但由于其资源禀赋、产业定位等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仍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三是济源市的经济增长依靠工业生产拉动,对于工业占比为绝对主导的这类城市而言,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和减排潜力释放应在传统产业格局的升级改造上。
朱婧刘学敏初钊鹏
关键词:低碳经济IPAT模型脱钩理论情景分析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