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柴松
  • 3篇油松
  • 2篇接骨
  • 2篇接骨木
  • 2篇分子标记
  • 2篇RAPD
  • 1篇移栽
  • 1篇油松针叶
  • 1篇栽培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倍数
  • 1篇增殖效果
  • 1篇针叶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生理特性
  • 1篇试管苗
  • 1篇试管苗移栽
  • 1篇松属
  • 1篇松针
  • 1篇松针叶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8篇刘志红
  • 6篇李周岐
  • 5篇解庆
  • 2篇李龙

传媒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花粉粒扫描电镜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松属6个树种的花粉形态,运用数据统计和图片分析的方法对花粉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属6个树种的花粉大小变动范围为48.22~55.05μm,均属于两气囊松型花粉;花粉体近极面与气囊过渡明显,形成帽沿;萌发沟位于花粉体远极面两气囊之间,呈现沟痕的形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松应被归为油松变种的范畴。根据花粉体表面纹饰和疣状颗粒的分布情况,松属6个树种进化演替规律是油松、黑皮油松、扫帚油松、柴松→马尾松→巴山松。
刘志红解庆李周岐
关键词:柴松松属花粉形态扫描电镜
接骨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为忍冬科接骨木属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接骨木不仅是园林绿化、堤岸固坡和荒山绿化的理想树种,也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食药用价值和生态价...
刘志红
关键词:接骨木基本培养基增殖效果试管苗移栽大面积栽培增殖倍数
文献传递
柴松、油松苗期形态解剖和生理特性差异性比较
2014年
采集柴松和油松天然林种子并进行播种育苗和栽培试验,比较研究2种松树1年生幼苗的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在生理方面,柴松针叶的POD酶活性大于黄龙、周至、洛南3个居群的油松并差异显著。柴松针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略小于3个居群的油松。关于针叶解剖的指标,柴松的单个树脂道面积、单个针叶横截面的树脂道总面积、内皮层厚度、针叶厚度、针叶宽度均小于3个居群的油松并存在显著地差异。柴松的针叶截面面积和针叶截面周长均小于黄龙油松和周至油松并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洛南油松无明显区别。柴松的树脂道总面积与针叶横截面面积比显著的小于洛南油松,而与黄龙和周至2个居群无明显差异。关于茎干解剖特征的指标,柴松的木质部厚度、皮层厚度、单个树脂道面积、单个茎横截面树脂道总面积均小于3个居群油松并存在显著差异。柴松的韧皮部厚度小于周至和黄龙2个居群的油松并差异显著。柴松与黄龙油松的周皮厚度存在显著差异,而与周至和洛南2个居群无明显区别。利用系统聚类法分别对柴松和3个居群的油松生理学特征、针叶解剖学特征、茎干解剖学特征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3个居群的油松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柴松亲缘关系较远。
李龙解庆李周岐刘志红
关键词:柴松油松生理特性
基于RAPD分子标记与表型标记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与表型标记的方法对柴松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7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72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7.73%。同时对2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RAPD试验结果和形态统计的结果分别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聚类的结果类似,认为柴松尚未达到油松变种或近缘种一级的分类水平。
解庆刘志红李周岐原忠林王忠钰
关键词:柴松RAPD
柴松与油松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的差异被引量:1
2013年
对柴松、油松的针叶(徒手切片法)和木材(木材切片法)解剖结构比较研究发现:柴松针叶的厚度、宽度均小于油松。柴松和油松针叶的单个纵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1 394.40、1 651.81μm2,单个针叶横截面的平均树脂道分别为4.87个和6.70个。柴松的早材宽度、晚材宽度均小于油松,早晚材宽度比柴松为1.97,油松为1.94。柴松和油松的早材管胞壁腔比分别为0.188、0.193,晚材管胞壁腔比分别为0.478和0.475。柴松和油松木材纵生树脂道的单个平均面积分别为3 620.69、5 113.65μm2,横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2 727.62、3 571.74μm2。两者的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只是在各组织的大小、面积、密度等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解剖结构的组成上两种松之间并无明显区别。
李龙解庆李周岐刘志红
关键词:柴松油松针叶木材
柴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以柴松现存2个居群各50个个体为样本,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研究了其遗传多样性。50条引物共扩增出34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321个。用POPGEN32版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柴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2.51%,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317 3,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478 2,总基因多样度(Ht)为0.317 4。在居群水平上,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9.92%,H和I平均值分别为0.302 5和0.456 6;(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46 7,基因流(Nm)为10.201 8,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Isp-Ipop)/Isp)为0.045 2。表明柴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总变异的95%以上,居群间的遗传变异不足5%。并根据柴松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解庆刘志红李周岐
关键词:柴松RAPD
基于分子标记与微形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柴松为形似油松的一松属植物,其仅分布于陕西省富县境内,总面积约337.3ha。除具有良好的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外,与油松相比,柴松还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和天然整枝良好等优点,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珍贵遗传资源,因此,应积极...
刘志红
关键词:柴松油松分子标记微形态
接骨木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以接骨木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适合接骨木芽启动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 0.2 mg.L-1+6-BA 2.0 mg.L-1,诱导率可达100%;增殖培养基以MS+TDZ 0.03 mg.L-1+6-BA 2.0 mg.L-1为宜,培养25 d,增殖系数可达3.8;生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1+6-BA 0.1 mg.L-1,生根率100%,根长势良好且根毛区长达2.0 cm左右;移栽以珍珠岩∶腐殖土=1∶2为基质,覆盖地膜保湿7 d,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刘志红李周岐
关键词:接骨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