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远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论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句法制约条件被引量:5
- 2011年
-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既可以出现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出现的句法位置有严格的条件制约,其动因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篇章方面的。"对(于)……来说"中的"来说"的隐现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句中谓词的语义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表示感情意义的二价形容词充当谓语,"来说"的出现是强制性的;谓词是表评价意义的二价形容词或宾语部分有二价名词或名动词,"来说"的隐现是自由的,但形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差异。
- 刘顺刘志远
- 关键词:句法条件
- “罢了”的词汇化及语气意义的形成被引量:16
- 2012年
- 文章认为语气词"罢了"是历史上动词组合"罢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产物,是主观性、语用推理和语境义吸收的综合结果。明清时期,语气词"罢了"可以细分为"罢了""罢了"和"罢了3"。"罢了"表示姑且这么决定的语气;"罢了"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的语气;"罢了3"表示建议或祈使的语气。"罢了"和"罢了"都来自动词组合"罢了","罢了3"是"罢了"的隐喻引申。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只有"罢了"的用法还被保留,"罢了"和"罢了3"的用法已由新产生的语气词所替换。
- 刘志远刘顺
- 关键词:语气词词汇化语法化
- “从前”“以前”“之前”的比较研究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收集、分析,运用“三个平面”“认知语言学”“语法化”“词汇化”等理论,从共时、历时的平面对“从前”“以前”“之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同时结合外国留学生对三者使用偏误的实例...
- 刘志远
- 关键词:语法特征词汇化
-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的话题焦点标记功能被引量:3
- 2012年
- 框式介词"对(于)……来说"在句子中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主谓之间,是焦点话题标记。其功能引进一个与其他成分构成对比的话题,它标记的话题有两种:一种是论元及准论元共指型话题,一种是语域式话题,这两种话题在句子中占据主话题或次话题的位置。
- 刘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