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地区晚三叠世侵入岩特征与构造属性
- 本文以《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地区三叠系岩石地层划分及构造变形研究》项目为依托,对研究区侵入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根据锆石U-Pb同位素及Hf同位素分析区内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推演岩浆作用过程,根据岩矿鉴定结果及主量元...
- 刘江
- 关键词:晚三叠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
- 文献传递
- 情系青藏 求实创新——记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莫宣学教授
- 2010年
- 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莫宣学教授从事地质专业学习、地质教育与地学科研工作50余年的经历做了较为完整的叙述,集中介绍了莫宣学教授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和"三江"特提斯成矿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研究三大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并通过挖掘莫宣学教授成长的经历,真实地反映出他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严谨作风,以及作为一名教师与科学家的优秀品格。
- 刘江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新常态下高等地质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围绕新常态发展要求和"双一流"建设目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水平智力与技术支撑的实践为例,从高等地质教育的建设方向、建设要素和建设思考三方面,提出高等地质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思考。
- 于光刘江
- 关键词:高等地质教育
- 在山谷的风声中实践科学理想——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
- 2007年
- 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青藏高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对于地球科学家们来说,青藏高原却是一片“年轻”的热土。30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始终与他的科学生命紧紧捆绑在一起——他就是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教授。
- 刘江
- 关键词:山谷青藏高原
- 青海省化隆县地学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与思考被引量:2
- 2023年
- 地学研学是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学科普,进而带动地学旅游的新引擎;但目前由于研学路线规划的指导思想及方法尚不明晰,地学研学普遍存在着研学对象局限、课程内容较浅、科学探究性不足、重游轻学等问题。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化隆县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有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原特提斯洋俯冲及闭合、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演化等重要地质遗迹,具有开展地学研学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以化隆县为例,从指导思想、科学问题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着重探讨地学研学规划的设计思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化隆县地质遗迹的特征、类型、分布及科学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挖掘。以拉脊山早古生代蛇绿岩套、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丹霞地貌、红色土林地貌和古地震堰塞湖等地质遗迹为研学要点,规划出拉木峡—合什加“十亿年的相会”、阿河滩村—公伯峡“流水-大自然的雕刻家”、科巴村—金源乡“新构造运动的双刃剑”、药水泉沟—昂思多镇“沧海桑田蛇绿岩”、夏琼寺—岗山“九曲黄河,高原林海”共5条地学研学路线;并提出以地学科学问题为导向、以地球系统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地学研学路线规划和设计方法。可为化隆县地学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它地区地学研学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俊磊张绪教王一凡张向格王重歌袁晓宁刘心兰王凯雅饶昊舒刘江秦渊
- 关键词:地质遗迹黄河青藏高原东北缘
- 地质文化的价值及内涵挖掘:以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为例被引量:3
- 2023年
- 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但指导其建设的理论基础迄今尚不明晰,尤其是村落的地质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因此,地质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地质文化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于2022年成为黄河流域和青海省第一个三星级地质文化村,在地质文化内涵挖掘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立体空间拓展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在对该村黄河河流阶地、古泉、古城、空心古榆树等地质和人文遗迹开展调查评价、深入挖掘村落地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地质文化的定义、价值及内涵挖掘的方法,提出地质文化是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地质文化指人类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地球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其内涵挖掘聚焦地质演化与人类文明发展间的联系,重建村落地质演化史与人地和谐发展史;并借助地质文化村内科普解说系统向公众展示。本文旨在通过对地质文化内涵及其挖掘方法的系统总结,为全国地质文化村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借鉴。
- 王一凡张绪教张向格李俊磊袁晓宁王凯雅刘心兰王重歌饶昊舒刘江秦渊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赴川地质调查行动
- 2008年
- 刘江
- 关键词:地质调查抗震救灾工作地质灾害国土资源厅
- 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育人的内涵及路径研究
- 2023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应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该文以某双一流高校为例,立足学科特色,探讨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新时代大学文化,构建高校特色文化育人体系,以教育和引导高校师生大力弘扬校园文化、传承校园特色文化基因,培育新时代具有新自然观、新生态观和新文化观的高水平人才。
- 唐旭刘江王静修
- 关键词:文化育人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 中国地质大学自然文化研究院湘西分院成立
- 2021年
- 2021年3月21日,中国地质大学与湘西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地质大学自然文化研究院湘西分院揭牌仪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党委书记马俊杰、副校长刘大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文化,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主任李平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湘西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发权主持。
- 谭艳敏于海亮刘江
-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副校长揭牌仪式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