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48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2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及其机制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IL 2基因修饰增强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肿瘤抗原提呈的功能和对MHCⅠ类限制性抗原多肽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IL 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 ,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 2和CTL上清中IFN γ的分泌水平 ,用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IL 2基因修饰对DC表面共刺激分子B7表达的调节和内吞卵清蛋白抗原八肽 (OVA)的作用 ,3H TdR掺入法检测DC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肿瘤抗原的提呈能力 ;51 Cr释放法检测用 3LL细胞MHCⅠ类抗原多肽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对小鼠体内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结果 经IL 2基因修饰后 ,DC 48h能分泌高水平的IL 1 2(78.4± 6 .6)pg·(1× 1 0 6 细胞 ) - 1 ·ml- 1 ,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表达增加 ,DC内吞OVA多肽的作用也增强。经Mut1致敏后与同系 3LL细胞荷瘤的小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3H TdR掺入量显著增高 ,用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 ,能在体内诱导出分泌高浓度IFN γ[(1 1 68.0± 58.4)pg/ml]的CTL活性。结论 IL 2基因修饰可活化DC抗原提呈的第二信号 ,增强DC对抗原多肽的捕获和提呈功能 ,经MHCⅠ类抗原多肽致敏后 ,在小鼠体内能更有效地诱导出CTL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 孙黎飞刘江曹雪涛张明徽周一鸿刘滨石桦
- 关键词:IL-2基因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基因修饰白细胞介素12
- 人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75例癌症贫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对用人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75例癌症贫血的临床结果进行了分析,观察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发现治疗有效组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c)、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Ferritin)变化显著,而无效组的则不显著。合理使用rHuEPO能减轻贫血症状,减少输血依赖性,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治疗费用。
- 杨维高刘江孙黎飞王颖
- 关键词:RHUEPO肿瘤坏死因子
- CD_3AK与LAK细胞生物活性的比较
- 1995年
- 采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抗CD3单克隆抗体预刺激后,加入白细胞介素2继续激活的CD3AK细胞,与常规LAK细胞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D3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存活时间及细胞活性明显高于LAK细胞细胞表型的检测发现CD3AK细胞的CD3+、CD8+表型高于LAK细胞,而CD16+表型低于LAK细胞(p<0.0l)。认为CD3AK细胞是一种非NK型YM细胞毒活性的肿瘤杀伤细胞,为应用CD3A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孙黎飞王颖刘江万玲
- 关键词:抗CD3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CD3AKLAK
- 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癌性胸水30例
- 1996年
- 孙黎飞王颖刘江许刚
- 关键词:癌性胸水单克隆抗体杀伤细胞
-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含量分析
- 1996年
-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0例,男性4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1.6岁(4~73岁)。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1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7例,肝炎后肝硬化22例。其中部分病例经肝穿活检证实。 检测健康献血员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 王仲祥孙黎飞张瑞云刘江刘新枝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