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溶栓裤的设计与使用
- 2017年
- 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在实施滤器植入术后,根据病情还需进行导管接触溶栓,由于腘静脉留置了溶栓管所以患者必需卧床,卧床期间因为不能找到合适的裤子,患者只能穿内裤躺在病床上,面对每天的查房交班,患者很难为情。
- 黄清秀朱俊军刘玲范福丹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沙袋压迫穿刺口系带
- 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 目的 评估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3年5月HFO...
- 高志伟刘枫刘玲刘松桥陈齐红潘红邱海波杨毅
- 中医药与相关技术融入中医人文特质的思考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中医药及相关技术融入中医人文特质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诊治的130例皮肤科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临床管理中则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临床管理中融入中医药及相关技术进行中医人文特质管理。观察两组皮肤科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心理健康水平管理前后的变化,比较其管理后的皮肤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服务满意度及疾病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皮肤科患者管理前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心理健康SCL-90评分比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科患者管理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心理健康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科患者管理后的皮肤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科患者管理后的瘙痒症状、疼痛症状、麻木感症状及灼烧症状方面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临床管理中,中医药及相关技术应用过程中融入中医人文特质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及相关技术应用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疾病治疗效果及临床服务满意度,降低疾病复发率。
- 杨月华周丽英姜伟伟朱晓杨范鑫柔刘玲陈杨
-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症状心理健康满意度
- 海南特有植物18种抗菌免疫实验结果初步报告
- 1994年
- 本文是从海南特有植物144种(含其它植物)中,找到有药理活性的18个样品的实验结果,有抗菌活性的6种,有免疫活性的11种,两者皆有活性的1种,其中抑制乙肝表面抗原的1种,抗衰老的10种,有待深入进行研究.
- 何平陈艳梅胡汉杰陈华滨陈亚利刘玲
- 关键词:植物药抗菌活性
- 25种海南特有植物抗癌筛选结果初步报告被引量:10
- 1994年
- 本文是海南特有植物抗癌筛选结果的报告,采集144种植物样品,有25种有抗癌活性,其中5种对小白S180体内有抑制癌细胞作用,有深入研究价值。
- 何平陈艳梅胡汉杰陈华滨陈亚利刘玲
- 关键词:植物药抗癌药
- 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及疫苗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带状疱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3型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皮肤病,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的女性[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簇集性水疱沿单侧神经走行并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2]。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性表现,可在皮损出现前或伴随皮损出现。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疼痛性质多样,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赵美雅刘玲张晓冬
-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疫苗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为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脑梗死非痴呆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Hcy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病情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cy水平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y浓度较之对照组相对更高;另外,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的Hcy浓度较之中度和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更高;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cy浓度较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要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消除诱发血浆Hcy水平升高的因素治疗血管性痴呆。
- 刘玲刘琦杨志勇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同型半胱氨酸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疗效对比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08—2013-08我院108例PD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4例,观察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治疗。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HAMD、UPDS及HAMA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17例,显著进步34例,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性抑郁(PD)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刘玲刘琦李红利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时人机不同步的研究进展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作为ICU患者常见的临床疾病,由于其导致顽固的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机械通气时人机不同步现象更加明显.人机不同步可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增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众多不良影响.临床...
- 高志伟刘枫刘玲谢剑锋刘松桥邱海波杨毅
- 一种折叠隔离罩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隔离罩,包括罩网和折叠组件,所述罩网为罩设在患者下肢上方的方形网,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伞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伞骨机构连接在罩网的内罩面上,所述驱动机构与伞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伞骨机构撑开或...
- 黄清秀张木根刘玲黄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