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冠心病
  • 2篇成形术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脂
  • 1篇硬化斑块
  • 1篇支架植入
  • 1篇支架植入术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他汀
  • 1篇粥样硬化斑块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3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刘群锋
  • 2篇周万兴
  • 2篇朱桂平
  • 2篇雷达
  • 2篇靳晨亭
  • 2篇金文敏
  • 2篇曾智桓
  • 2篇张卫
  • 1篇周少春
  • 1篇马虹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40只,每日每只进食150 g高脂饲料,4周后随机等分为2组,实验组:高脂饮食+氟伐他汀(每天每kg 10 mg);对照组:高脂饮食。分别于实验前(4周时)及第6、8、10、12周时每组随机抽取4只,兔耳中动脉抽血测血脂水平,气栓法处死测定主动脉内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以及主动脉壁内脂质的含量。结果:两组实验前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主动脉壁内脂质的含量均无差异。但从第6周以后实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主动脉壁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刘群锋马虹周少春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氟伐他汀
直接支架植入术与传统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明确,病变特征符合A型和B1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传统支架植入组(传统组)82例和直接支架植入组(直接组)8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心绞痛缓解率;支架置入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成功率及术后心绞痛缓解率均为100%;传统组与直接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4%。支架置入时间直接组(14.3±7.6)min,传统组(20.5±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照射时间直接组(4.9±3.5)min,传统组(7.6±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用量直接组(90±39)ml,传统组为(102±4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术安全性、成功率和治疗效果与传统支架植入术一致,而且在支架植入时间、X线照射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明显低于传统支架植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群锋雷达周万兴朱桂平张卫靳晨亭曾智桓金文敏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30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302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情况以及并发症、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占20.53%;2支病变占41.06%;3支病变占38.41%。拟处理的396条血管431处病变A型病变占13.46%,成功率100%;B型病变占37.59%,成功率99.38%;C型病变占48.96%,成功率99.05%。总成功率99.30%。支架置入时间(15.3±7.8)m in;X线照射时间(4.8±3.9)m in;造影剂用量(105.6±51.3)mL。并发症发生率3.31%。术后心绞痛缓解率98.66%。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安全有效,是冠心病患者理想的治疗选择。
刘群锋雷达周万兴朱桂平张卫靳晨亭曾智桓金文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