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佳
- 作品数:21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胃癌^(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28例,年龄25~81(59.74±11.39)岁。分析PET/CT原发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厚度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以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原发灶长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TNM(肿瘤、结节、转移)分期及临床分期为分组条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各组间SUVmax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SUVmax与原发灶大小之间的关系。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淋巴结转移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胃癌患者原发灶的SUVmax在原发灶长径D(<4 cm:3.774±1.062,4 cm≤D<8 cm:6.552±3.695,≥8 cm:5.592±2.305)、原发灶部位(胃底及贲门:7.157±4.425,胃体:4.710±2.010,胃窦:6.137±3.069)和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4.176±1.724,非印戒细胞癌:5.998±3.295)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2,P=0.001;t=5.564,P=0.005;t=2.212,P=0.029)。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UVmax与胃癌原发灶的长径、短径、厚度呈正相关(r=0.209,P=0.036;r=0.245,P=0.013;r=0.359,P<0.001)。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3%(57/80)、81.0%(17/21)、73.3%(74/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是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OR=12.648,95%CI:3.905~40.961,P<0.001)。结论胃癌原发灶SUVmax与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T分期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 潘雪艳林小敏刘道佳李生栩唐明灯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淋巴结转移氟脱氧葡萄糖F18
- 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SUVmax与肿瘤增殖的关系
- 刘道佳唐明灯
- ^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增强CT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方法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54例,术前一周内行18F-FDG PET/CT和增强CT扫描,术后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显像方法对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不同短径范围的诊断准确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四格表χ^2检验。结果 手术共切取肿大淋巴结186枚,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淋巴结转移77枚,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7.9%(60/77)、95.4%(104/109)和88.2%(164/186),增强CT分别为40.3%(31/77)、75.2%(82/109)和60.8%(113/186),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4、15.77和36.77,P均〈0.01)。对于短径〉5 mm(5-10 mm及≥10 mm)的淋巴结,18F-FDG PET/CT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增强C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和26.47,P均〈0.01);对于短径≤5 mm的淋巴结,二者间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 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短径〉5 mm的淋巴结优势明显。
- 李生栩唐明灯林端瑜刘道佳吕清湖张杰平蔡志华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淋巴结转移
- 乳腺癌(18)~F-FDGPET/CT显像SUV_(max)与Ki67、ER、PR、Her-2的关系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SUV max与免疫组化指标Ki67、ER、PR、Her-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乳腺癌患者46例,在手术或活检前一周内行PET/CT检查,并将肿瘤组织行Ki67、ER、PR、Her-2检测。数据统计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独立分组t检验。[结果 ]SUV max为1.2~13.0,平均为6.630±3.250;Ki67为10%~80%,平均值为43.040%±23.200%,SUV max与Ki67呈正相关(r=0.752,P=0.000);ER阳性组SUV max为5.700±2.195,阴性组SUV max为7.673±4.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0,P=0.003);PR阳性组SUVmax为6.285±2.761,PR阴性组SUV max为7.110±4.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9,P=0.099);Her-2阳性组SUV max为6.706±3.480,Her-2阴性组SUVmax为6.420±4.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912)。[结论]SUV max可反映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有助于确认ER的表达状态,SUV max高的乳腺癌ER表达状态可能为阴性,但SUV max与乳腺癌PR、Her-2的表达状态无关。
- 唐明灯刘道佳林端瑜张杰平李生栩蔡志华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 18F-FDG与18F-FLT PET/CT诊断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后复发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比较18F-FDG与18F-FLT PET/CT诊断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后复发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因增强MRI发现可疑复发灶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18F-FDG与18F-FLT PET/CT显像的20例脑胶质瘤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12~73岁)资料,所有可疑复发灶均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脑胶质瘤复发或治疗相关良性病变(TRBC),根据初次手术病理将脑胶质瘤复发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LGG)复发组和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复发组。对18F-FDG与18F-FLT PET/C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T/NT比值。多组间2种显像剂T/NT比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18F-FDG与18F-FLT PET/CT对脑胶质瘤复发的诊断效能。
结果20例患者中14例为脑胶质瘤复发,6例为TRBC。HGG复发组、LGG复发组与TRBC组18F-FDG PET/CT显像的T/NT比值分别为2.31±0.86、1.32±0.86与1.32±0.64,HGG复发组与TRB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1,t=-2.471;P〈0.05);HGG复发组、LGG复发组与TRBC组18F-FLT PET/CT显像的T/NT比值分别为8.94±3.14、7.18±3.29与1.92±1.20,HGG复发组与TRBC组,LGG复发组与TRB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301,t值:-5.150和-2.360;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18F-FDG与18F-FLT T/NT比值鉴别脑胶质瘤复发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62和4.58,对应的灵敏度为11/14、13/14,特异性为5/6、6/6,准确性为16/20、19/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1.167、1.091和2.057,均P〉0.05)。
结论18F-FLT PET/CT显像鉴别脑胶质瘤复发的诊断效能略优于18F-FDG,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刘道佳唐明灯林端瑜张杰平李生栩蔡志华吕清湖吴君心
- 关键词:肿瘤复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胸苷
- ^18F-FDG 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L)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HL患者化疗后的^18F-FDG PET-CT图像资料,最终结果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并与治疗后单纯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四格表r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①31例患者共发现病灶145处,其中恶性94处、良性51处。^18F.FDG PET-CT评价HL治疗效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7.87%、94.12%、96.84%、96.00%和96.55%,均明显优于单纯CT检查(Х^2=9.83、13.49、11.50、11.69、22.58,P均〈0.05)。②31例患者经PET—CT显像后,16例(51.61%)更改治疗方案。结论^18F—FDG PET-CT是HL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
- 林端瑜唐明灯李生栩刘道佳张杰平蔡志华
- 关键词:霍奇金病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术前^(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显像诊断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术前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显像诊断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诊断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且术前行^(18)F-FDG PET/CT显像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将Breslow厚度、有丝分裂率,淋巴结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淋巴结最大径(最大淋巴结短径)及淋巴结诊断意见与病理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得出最佳阈值,以淋巴结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效能评估,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以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因变量,年龄、性别、Breslow厚度、有丝分裂率、是否存在溃疡、淋巴结SUVmax、淋巴结最大径、淋巴结诊断意见为自变量,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诊断指标的独立性。结果 36例患者中25例未见淋巴结转移、11例有淋巴结转移。ROC曲线分析显示,Breslow厚度、有丝分裂率、淋巴结SUVmax、淋巴结最大径和淋巴结诊断意见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698、0.875、0.792和0.940(P<0.05);最佳阈值分别为3.9 mm、6.5个/mm^(2)、2.1、1.4 cm和4级;上述最佳阈值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81.8%、54.5%、88.9%、55.6%和77.8%,特异度分别为68.0%、88.0%、83.3%、91.7%和100.0%,准确度分别为74.9%、71.3%、86.1%、73.7%和88.9%。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F-FDG PET/CT淋巴结诊断意见预测淋巴结转移具有独立的诊断意义(β=2.132,Wald值=4.679,OR=8.432,P=0.03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淋巴结SUVmax值≥2.1、淋巴结最大径≥1.4 cm的患者应考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 刘道佳
- 关键词:18F-氟脱氧葡萄糖淋巴结转移
- 18F-FDG PET-CT显像用于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
- 林端瑜唐明灯李生栩张杰平刘道佳蔡志华
- 术前18F-FDGPET/CT显像在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术前F-FDG PET/CT显像在肢端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已明确诊断肢端黑色素瘤患者的术前F-FDG PET/CT显像表现和临床相关资料。F-FDG PET/CT显像指标包...
- 刘道佳
- 关键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淋巴结转移
- 全身骨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倪雷春唐明灯刘道佳
- 关键词:鼻咽癌全身骨显像多发肿瘤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