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铜 作品数:12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人参对磷的吸收、分配及磷素代谢 被引量:3 1997年 利用32P示踪技术及常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动态地测定了人参对叶面磷的吸收、分配及代谢过程。结果表明,五年生人参青果期叶面供磷,随供磷后时间的推移,吸收率呈递增趋势。供试36d平均吸收率为21.97%,而且以正在发育的果实和根部为主要分配中心。叶面吸收的32P迅速参与代谢过程,由无机态合成多种有机磷化物。 傅余满 索滨华 陈光 陈光 刘兆荣关键词:人参 磷素 代谢 人参皂甙生物合成部位研究 1994年 采用14C标记醋酸盐底物在酶液中加人参组织碎片进行反应。用T、L、C法分离人参总皂甙、单体皂甙、皂甙元。检测其放射强度:叶片>茎>韧皮部>木质部。初步确认人参植株根、茎、叶均有合成人参皂甙能力,以叶片合成总皂甙量为最大,茎次之。不同部位单体电甙元、单体皂甙的合成量亦有差异。 王英平 张连学 王克坚 刘铜 索滨华关键词:人参皂甙 人参 生物合成 大豆种子超弱发光的研究——Ⅱ.光子辐射强度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1993年 大豆种子经老化处理后,以干种子、干粉和萌发24h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超弱发光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发光强度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则在-0.888~-0.965之间,相关性干粉>干种子>萌发种子。利用超弱发光强度估价种子活力是一种快速、简便、不破坏种子的新方法。 高嘉安 刘铜 章芳 陈淑杰关键词:大豆 种子 发芽率 4NQO、^(137)Cs γ射线复合处理对大豆的遗传效应 1996年 本试验用4NQO(4-硝基喹啉-1-氧化物)、^(137)Csγ射线单因子及其复因子处理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单因子处理均能降低大豆的苗高、成苗率,增加不孕率及染色体畸变频率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改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复因子处理较单因子处理的效应更强。~3H-TdR 掺入试验结果表明,单因子处理均可使 DNA 造成损伤,复因子处理可使 DNA 损伤程度加重。 李国全 于少华 李梦 于海 朴铁夫 原亚萍 刘铜 许耀奎关键词:铯137 Γ射线 大豆 人参光合同化产物分配 被引量:6 1996年 在人参不同生育期.用14C标记植株,测定14C-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人参光合同化产物仅在绿果期以后主要分配到参根中,绿果期以前主要用于地,上部生长、发育。随着生育期的更迭,光合产物分配到人参皂甙的比例逐渐加大,粗淀粉增多,还原糖、可溶性糖减少。 王用平 张连学 刘铜 索滨华 鲍文杰 张平关键词:人参 光合产物 同化物分配 用^(15)N示踪法研究人参吸氮及其对^(14)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1999年 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人参对肥料氮的利用和损失及氮对人参光合同化产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对肥料氮利用率,1年为985%,2年为1906%;肥料回收率第1年为8159%,第2年为6978%,2年肥料氮损失率为3022%。供氮10g/m2时,人参的14CO2同化力以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高;供氮40g/m2时,总可溶性糖、蔗糖含量下降,淀粉含量增加,人参皂甙含量下降。 孟宪局 张平 刘铜关键词:人参 氮 肥料运筹 大豆种子超弱发光的研究——Ⅰ.测试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1 1992年 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萌发大豆种子的超微弱发光。对测量中的光诱导成分影响,计数时间选择、装样量和本底对计数贡献的估计等内容加以讨论,确定出测量超弱发光时的适宜条件。 刘铜 高嘉安 陈淑杰关键词:大豆 种子 弱光 大豆种子不同部位的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10 1998年 不同部位的大豆种子,其脂肪酸组成也不同,子叶的脂肪酸组成与种子的相近,胚中的脂肪酸组成与种子和子叶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达1%显著水平。胚中的棕榈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子叶中高,胚中的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比子叶中的低。 袁玉春 刘铜关键词:大豆种子 子叶 脂肪酸组成 人参同化产物在生长、吸收及贮存间的分配与产量构成 被引量:3 1997年 利用14C示踪术,研究了人参不同生育期同化14C产物的残留率,对4~6年生人参产量形成与同化产物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化产物向终产物的分配比率对产量构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由于同化产物在生长、呼吸及贮存间的分配视生长发育状况而改变,所以不同生育期同化产物对产量构成的影响不同。营养生长期同化产物主要用于结构生长,影响主要库器官的贮存能力。后期同化产物是根中贮藏性多糖及有效成分形成的主要来源。 索滨华 刘铜 孟宪局 刘兆荣关键词:人参 同化物分配 酒精阳性乳中cAMP、cGMP含量的测定及其与乳腺细胞代谢变化的探讨 1992年 通过酒精阳性牛乳与阴性牛乳中cAMP(环式腺—磷)与cGMP(环式鸟—磷)的定量分析,发现酒精阳性牛乳中cAMP上升,cGMP下降,cAMP/cGMP上升。这两种物质是目前公认的调节细胞代谢的第二信使。乳中的cAMP与cGMP来源于乳房细胞,其变化与细胞内消涨相一致。因此,得出结论,酒精阳性乳症的发生是细胞调节水平异常之故。 阎凤周 朱永宁 刘铜 高秉林 宫占文 李莫南 宫相义关键词:酒精阳性乳 第二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