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被引量:12
- 2014年
-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首先对误译进行了清楚的界定并明确了判定误译的标准,然后分别从语用、文化、语言、语篇类型四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外宣翻译误译,旨在探究外宣翻译失误的原因,避免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指导外宣翻译实践。
- 吴育红刘雅峰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 再论译者主体性被引量:4
- 2007年
- 目前译者主体性成为国内外翻译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在谈论翻译主体性的时候,却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认识上还存在歧义。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及翻译主体间性等问题,是为了强调译者主体性研究赋予译者的启示,以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译者应增强译者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完善译者的职业素养。“译德”、“译道”、“译感”、“译功”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是译者主体性得以真正实现和译者主观能动性得以真正发挥的必备条件。
- 刘雅峰
- 关键词:翻译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翻译主体间性
- 论广告英语中比喻辞格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 2007年
-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广告英语魅力的重要源泉。比喻辞格作为广告英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更值得研究。在对广告英语比喻辞格的汉译过程中,要吃透原文的内容与精神,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差异,灵活地采取直译法、意译法或直译加意译法,再现原语喻意,使译文语言流畅、易懂并具感染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 刘雅峰
- 关键词:广告英语比喻辞格翻译策略
- 《红楼梦》两英译本视角下的汉语歇后语翻译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汉语歇后语是典型的国俗词语,其结构独特,又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翻译时需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这无疑成了歇后语翻译的一大难题。在《红楼梦》英译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英译本,虽然对于歇后语的翻译有所差别,但他们皆能根据翻译目的,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法,达到各自的翻译效果。
- 刘雅峰
- 关键词:《红楼梦》歇后语国俗词语可译性
-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被引量:39
- 2008年
-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外宣翻译的实质应坚持"译有所为"的原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译者只有不断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文化自觉意识、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正确的读者意识以及技能意识等,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
- 刘雅峰
-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官方语言
- 对外宣传中标数式新词语的翻译策略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文章从“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探究了在对外宣传中如何处理好“标数式新词语”的翻译问题,即: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取(1)直译;(2)直译加注;(3)意译;(4)替译;(5)音译等。
- 刘雅峰
- 关键词: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翻译策略
-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
- 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中国经济日益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随之要翻译成外文的各种资源也与日俱增,这就为外宣翻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中国的外宣翻译工作者赋予了日益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国家的对外宣传中,翻...
- 刘雅峰
-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传播认知心理意识形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