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经海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病
  • 3篇冠脉
  • 3篇病患
  • 2篇血管
  • 2篇气体信号
  • 2篇气体信号分子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高血压病患者
  • 1篇地平
  • 1篇心病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事件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事件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华经海
  • 6篇靳文
  • 5篇傅强
  • 5篇李志樑
  • 3篇陶丹萍
  • 2篇吴宏超
  • 2篇刘亚杰
  • 1篇曹龙兴
  • 1篇严全能
  • 1篇李剑平
  • 1篇李志梁
  • 1篇付强
  • 1篇缪绯
  • 1篇刘北
  • 1篇刘鹏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及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及介入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组17例,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术前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介入治疗后即刻、术后24h和72h血浆H2S、NO含量,分析冠心病组和造影正常组患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后血浆H2S和NO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远低于造影正常组(P均<0.01);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P<0.01)。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狭窄者NO含量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H2S含量也低于无狭窄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对血浆H2S、NO含量无影响,但PCI治疗术后即刻H2S、NO含量显著降低;H2S含量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NO含量术后24h降至最低水平,72h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H2S和NO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及介入治疗后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的发生,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吴宏超李志樑傅强华经海靳文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气体信号分子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PRA、Ang Ⅱ和UⅡ水平的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对其影响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HT/)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残...
华经海
关键词:PRA氯沙坦高血压病
文献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
2011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9例高血压病(HT)患者(实验组)及31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比例及数量,评价组间差异,并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与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HT)患者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比例[(7.917±4.296)‰比(8.18±5.669)‰]及绝对数[(6.971±2.115)×107/L比(7.123±5.387)×107/L]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比例[(1.239±0.669)‰比(1.897±0.859)‰]及绝对数[(1.794±2.244)×107/L比(2.819±4.997)×107/L]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外周pDC数量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成呈正相关关系(r=0.424及0.487,P<0.05),pDC比例与SBP、DB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树突状细胞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华经海傅强李志梁刘亚杰靳文陶丹萍曹龙兴刘鹏
关键词:高血压病树突细胞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炎性因子(hsCRP、IL-6及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炎性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患者41例。其中观察组(ICVD组)31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10例,为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浆IL-6、hsCRP及TNF-α含量。结果对照组、ICVD组血浆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sCRP=-3.896、tIL-6=-5.081、tTNF-α=-2.837,均P<0.001)。结论 ICVD患者体内存在着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外周血血浆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可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剑平傅强华经海靳文李志樑刘亚杰陶丹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炎症因子脑血管狭窄
尼莫通与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近期疗效随访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轻中度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尼莫通治疗组(n=64)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n=53)两组,随访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尼莫通组血压水平与左旋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动态24 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在正常范围,但均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与左旋氨氯地平两种不同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近期疗效类似,但左旋氨氯地平血压控制水平较好。
傅强李志樑华经海靳文缪绯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脑血管事件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所有患者分为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两组。每位患者在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①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之间NT-proBNP,hs-CRP,MPO,sCD40L,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为NT-proBNP,hs-CRP,MPO,IL-27和CK-MB,建立预测ACS患者危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刀切法进行效果预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98.1,提示该模型对ACS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或发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刘北付强严全能靳文陶丹萍华经海李志樑
关键词:生化标志物急性冠脉综合症
硫化氢及一氧化氮气体信号分子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
2011年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气体信号分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对照组1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NO含量,分析不同亚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H2S、NO与不同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为(26.10±14.27)、(44.25±9.71)μmol/L,远低于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的(51.74±11.94)、(53.94±4.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各常见亚型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2S含量分别为(23.60±14.41)μmol/L、(19.98±7.52)μmol/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38.41±14.53)μmol/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O含量为(39.71±6.03)μmol/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44.25±9.71)μmol/L(P<0.05)。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分别为(16.91±7.98)、(18.39±7.7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的(33.04±15.01)μmol/L(P<0.05);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0.05)。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中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病变类型相关。
吴宏超李志樑傅强华经海靳文
关键词:冠心病硫化氢一氧化氮气体信号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