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雪峰 作品数:12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经口腔粘膜吸收的亮菌甲素药物 经口腔粘膜吸收的亮菌甲素药物,以亮菌甲素为有效药物成分,与口腔粘膜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所说的辅助成分中有崩解剂和填充剂,矫味剂、粘合剂和润滑剂,其具体药物形式包括舌下片、含片、口颊含片、口腔粘附片和口腔... 黄华 单雪峰 廖华林 聂绩 罗静 何海云 赖超 谢红 沈丹丹 刘杰文献传递 利培酮生物可降解注射型植入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制备利培酮生物可降解注射型植入剂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选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利培酮生物可降解注射型植入剂。考察制剂在30d内累积释药率、PLGA在降解过程中分子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固体聚合物在降解过程表面孔径的变化情况。结果:所制制剂30d内释药曲线平稳,累积释药率为89.01%,前24h突释量较小,为13.8%。聚合物降解30d后分子量从43000减少到10000左右,表面孔径逐渐变大。结论:利培酮生物可降解注射型植入剂可在体外30d持续稳定释药。 朱薇 黄华 单雪峰 赖超关键词:利培酮 体外释放 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制备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设计,以包合温度、磷酸加入量、伊潘立酮-HP-β-CD投药比(摩尔比)和溶液pH值为因素,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以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度法、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275nm)测定药品含量及包合率。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伊潘立酮∶HP-β-CD(摩尔比1∶6),包合介质为0.2%磷酸溶液,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30min,调节溶液pH为5.5。验证结果表明,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形成,包合后伊潘立酮溶解度为原来的1950倍;增高温度有利于包合。在275nm波长处,伊潘立酮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25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14%);包合物中药品平均含量为4.97%,包合率为98.75%。结论: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工艺可行,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可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剂型提供参考。 何海云 黄华 王慧 田睿 单雪峰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 伊潘立酮 包合物 重庆市涉外医院窗口人员英语培训模式探讨 2023年 目的探究需求分析-教案制作-多模式授课的医学英语培训新模式。方法通过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开展的涉外医院窗口人员英语沟通能力提升项目,选用医护英语水平考试(Medical English Test System,METS)对参训人员进行英语标准化测试,评价培训效果,以数据分析为切入点评估该项目的运行状况,并通过自制问卷对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4个方面开展满意度调查,并对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开展讨论并提出建议。结果参训学员METS二级考试结业考平均分为(80.57±4.55)分,较入学考平均分提高4.22分,60分以上合格率结业考为98.75%,较入学考合格率提高1.67%,高分段80分以上的参训学员占比由入学考42.92%提高到68.33%,高分率增加25.41%。参训学员在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方面满意度较高。结论本次需求分析-教案制作-多模式授课的医学英语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显著。 郑晓英 朱珂 单雪峰关键词:医学英语 出国进修 临床药师参与1例羟基脲致下肢皮肤溃疡用药实践 2024年 目的为羟基脲致下肢皮肤溃疡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医院收治的1例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引起下肢溃疡老年女性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入院后经验性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羟基脲片口服。但临床药师查房追问病史发现,患者近1年反复出现口腔溃疡且不易恢复,根据患者用药史、羟基脲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考虑为羟基脲引起的皮肤血管毒性,建议主管医师减量或换药。结果综合血液科医师会诊意见,主管医师换药为阿那格雷。20 d后患者症状改善,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建议将使用羟基脲的患者纳入重点监护人群,尽早发现该类患者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尽早干预,以减少其发生风险。 戴文真 单雪峰 郑姣妮关键词:羟基脲 皮肤溃疡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药学监护 医疗机构药学巡诊服务专家共识 2024年 目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学巡诊的执行、管理标准,为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由重庆药学会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牵头,联合多个医疗机构的药学与医务管理专家成立专家组,就药学巡诊的基本要求、服务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改进等重点内容进行研讨,最终由执笔编写组对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反馈、修订,最终形成共识。结果与结论本共识对药学巡诊的基本要求、服务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改进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我国医疗机构开展药学巡诊提供了规范与标准,对提高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药学会,《医疗机构药学巡诊服务专家共识》编写组 刘松青 杜倩 柏占锋 董杰 董育珠 苟静惠 黄贵丽 李斌 李东炫 李文军 冉海龙 冉娅娟 单雪峰 奚鑫 朱俊关键词:药学服务 临床药学 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肌肉刺激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伊潘立酮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作用进行对比研究,达到制备安全、有效的肌肉注射给药制剂的目的。方法分别研究伊潘立酮在HP-β-CD水溶液与HP-β-CD 0.2%磷酸溶液中的相溶解度曲线;采用溶液搅拌法,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包合物;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肌肉注射给予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溶液,对兔股四头肌进行肌肉刺激性试验;对比格犬进行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溶液肌肉注射给药和伊潘立酮片口服给药,对药代动力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相溶解度曲线呈Ap型,表明客分子与主分子包合比例为1∶n(n≥2);红外、DSC、溶解度试验结果表明,伊潘立酮包合于HP-β-CD的空腔结构中;包合物溶液对肌肉注射部位无刺激性;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伊潘立酮与HP-β-CD包合后,肌肉注射给药药物吸收较快,与口服片剂相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3%。结论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可显著提高溶解度,能很好地应用于注射给药途径。 欧云国 何海云 单雪峰 黄华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 伊潘立酮 包合物 抗病毒治疗中HBV基因型转换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公认的全球性疾病,对其感染的控制和清除,仍然是21世纪公共健康问题的一大挑战。目前,对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的基因型判定已... 单雪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抗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药物与乳酸酸中毒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导致乳酸酸中毒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总结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的药物种类,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OpenVigil 2.1软件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提取时间为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将药物按照不同系统分类。结果:共收集到18114份药物为首要怀疑的乳酸酸中毒不良事件报告,纳入分析最终得到31个不良反应信号,乳酸酸中毒不良反应信号频次排序居前5位的药物为二甲双胍、利奈唑胺、西格列汀、利格列汀和恩格列净,涉及药物类别主要为消化道和新陈代谢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系统用抗感染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结论:多种药物可导致乳酸酸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新陈代谢药物、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晏声蕾 陈加飞 单雪峰 王红梅关键词:乳酸酸中毒 药品不良事件 特殊人群中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PK/PD特性及剂量调整研究进展 2024年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是一种新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特殊人群[包括肾功能亢进(ARC)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新生儿及儿童、肥胖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老年患者、肝功能受损患者]的生理病理差异,可能影响CAZ/AVI的药代动力学(PK)特性,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关于CAZ/AVI在特殊人群中的剂量调整缺乏相应的指南或共识。本文综述了CAZ/AVI在特殊人群中的PK/药效动力学(PD)特性及剂量调整的相关研究,推荐CAZ/AVI的给药剂量为:ARC患者使用常规推荐剂量2.5 g,q8 h;接受CRRT患者感染敏感的菌株(即最低抑菌浓度<4 mg/L)且感染部位为血流或尿路等亲水性抗菌药物分布较好的部位时,采用1.25 g,q8 h的给药方案;接受CRRT患者感染不太敏感的菌株或药物分布稍差的部位时,可采用2.5 g,q8 h或持续输注的给药方案;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的6个月~<18岁儿童按62.5 mg/kg,q8 h,输注2 h(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5 g)给药;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的3~6个月儿童按50 mg/kg,q8 h,输注2 h给药;肥胖患者可使用常规推荐剂量2.5 g,q8 h,建议行治疗药物监测;行ECMO患者、老年患者及肝功能损伤患者,也可使用常规推荐剂量2.5 g,q8 h。 李光灿 张萍 郑姣妮 黄兴艳 单雪峰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肾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