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晓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教学
  • 9篇中历
  • 9篇高中历史
  • 8篇历史课
  • 8篇历史课堂
  • 8篇课堂
  • 5篇历史教学
  • 4篇史学
  • 4篇思维
  • 4篇高中历史课
  • 4篇高中历史课堂
  • 3篇历史解释
  • 2篇点拨
  • 2篇学科
  • 2篇学业
  • 2篇知识
  • 2篇神权
  • 2篇史学家
  • 2篇主题
  • 2篇文明史

机构

  • 29篇平湖市当湖高...

作者

  • 29篇卢晓华

传媒

  • 14篇中学历史教学
  • 7篇教学月刊(中...
  • 3篇中学历史教学...
  • 2篇教学月刊(中...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浙江教学研究
  • 1篇历史教学(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题周记:推进班级德育建设的载体
2013年
写周记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开展德育工作的常用方法.但想要通过周记完全把握学生的心态也并非易事.记得笔者初为班主任那年,也收学生的周记阅读,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愿向班主任倾吐心声,只是写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应付而已。久而久之,笔者也懒得看,学生也懒得写.竟无果而终。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还是缺少活动设计,于是就有了开展主题周记活动的设想。
卢晓华
关键词:周记德育建设班级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历史概念解读中推进深度学习——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为例
2022年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可见,深度学习是教学活动而不是一般学习者的自学活动,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习者自身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具有与新知识进行关联的先行知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
卢晓华
关键词:学习主题教师引领机械学习逻辑意义
“小切口 深分析”的教学探索——以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课教学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导引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1])笔者认为,对"叙事宏观,内容庞杂"的高中历史来说,"小切口深分析"的教学思路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有效性。
卢晓华
关键词:高中历史小切口科索沃战争科索沃问题单极世界单极化
正本清源寻非洲文明足迹
2021年
在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非洲史教学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先用一个词表达对非洲的印象。"落后""贫穷""野蛮"是学生回答中排前三位的词。教师展示2007年7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参加塞内加尔峰会期间,在达喀尔大学演讲时发表"非洲人尚未真正进入人类历史阶段"[1]的言论,以此说明对非洲的偏见是多么根深蒂固。由此把"全面评价非洲历史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作为非洲史专题教学的灵魂,试图通过追根溯源,梳理非洲文明史历程,客观分析非洲拥有的潜力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卢晓华
关键词:世界文明史中外历史专题教学萨科齐正本清源非洲人
直面历史,促进“历史理解”被引量:1
2017年
“历史理解”是指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中学历史教科书是众多历史学家“历史理解”的成果结晶。如何将学术界的“历史理解”转化成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理解”?这是历史教学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任何理解都始于前理解,
卢晓华
关键词:历史理解历史教科书情感取向历史学家历史学科
阅读:深化教材解读的有效途径——读《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有感
2015年
教学人民版必修一“五四运动”一课时,学生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没有发生类似五四这样的运动,而4年之后的1919年才出现大规模群众运动?”学生的疑问引发了我的思考,促使我重新阅读相关学术著作,梳理“五四运动史”。下面结合自己对张鸣先生《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张著”)一书的阅读体会,谈谈对“五四运动”相关问题的理解。
卢晓华
关键词:五四运动史教材解读军阀裂变北洋
在品读史学著作中提升备课质量——从阅读《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谈起
2011年
每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有一个梦想:把最好的课奉献给学生。但若干年后,他们却发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之一是对相关学术著作阅读的忽视。本文结合阅读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以下简称“仲著”)一书的体会,谈谈笔者在品读学术著作中获得的专业滋养,求教于方家。
卢晓华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备课质量史学著作鸦片茶叶
制作高阶思维能力评价量表促进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4年
历史教育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系统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是提升问题意识和思考深度。为科学地评价基于问题驱动下让理解可视化的深度学习形式,可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基础上制作高阶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将不同思维层次进行赋值,并根据学生对关键问题解答的赋值确定学生的思维水平,作为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依据。
卢晓华
关键词:高阶思维评价量表
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学业和情绪学习
2020年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学业学习与情绪学习不是孤立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动机、问题解决和决策以及从经验中提取积极意义的能力,而学会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能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合作精神的、自信的、愉悦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将学业学习与情绪学习整合在一起。然而很多教师培训项目倾向于强调行为主义理论,导致教师只会单方面注意孤立的行为,不能完全掌握错综复杂的学习过程——该过程涉及学业的和情绪的网络,并且两者都在不断地改变、交流。
卢晓华
关键词:历史课堂情绪性科举制镜像神经元革命者
释义·疏正·明道——“家国情怀”教育目标的落实被引量:3
2018年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确定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关于“家国情怀”培养,不少教师存在困惑和误读。譬如“‘家国情怀’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吗?”“‘家国情怀’的教学效果怎么考查?”等等。
卢晓华
关键词:辨析涵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