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清玉

作品数:28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11篇介入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8篇介入治疗
  • 7篇冠脉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心脏
  • 5篇炎症
  • 5篇冠状动脉疾病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心病
  • 4篇血管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急诊
  • 4篇冠心病

机构

  • 26篇北京市海淀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7篇卢清玉
  • 13篇常宇锋
  • 13篇张伶
  • 11篇耿学峰
  • 8篇郭云飞
  • 8篇刘庚
  • 7篇朱宏旭
  • 7篇杨勇
  • 6篇余阳
  • 5篇吴建国
  • 4篇李江虹
  • 4篇宋丽萍
  • 3篇杨静文
  • 3篇杨洪涛
  • 2篇周玉杰
  • 2篇黄慧贤
  • 2篇徐冬梅
  • 2篇刘庚
  • 1篇谢晋湘
  • 1篇刘力生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狭窄程度hs-CRP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UA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7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研究组(7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d、治疗15d、治疗30d记录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a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冠脉狭窄程度与hs-CRP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7d、15d后,研究组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5d、30d后,研究组血管栓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r=0.264,P=0.032;r=0.425,P=0.014)。结论:早期较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UA患者的hsCRP及血管栓塞率,且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卢清玉常宇锋刘庚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超敏C反应蛋白
鼻咽导气管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997年
鼻咽导气管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张健1卢清玉2陈秀纯3徐守春1李江虹2和平2谢晋湘1李英慈2刘力生1(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高血压研究室,北京1000372.北京海淀医院内科3.北京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医院内科)Na...
张健卢清玉陈秀纯徐守春李江虹和平谢晋湘李英慈刘力生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
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分析
2016年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30个月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本院成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7天后试验组行二次介入治疗并经冠状动脉输入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照组仅行二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30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以及主要的临床事件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LVEF和LVEDV、LVESV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2个月的LVEF和LVEDV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LVESV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0个月的LVEF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LVEDV和LVESV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整体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而治疗后12个月的再次入院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左心室重构以及长期的预后。
耿学峰卢清玉张伶刘庚杨勇常宇锋朱宏旭郭云飞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骨髓干细胞
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白细胞计数(WBC)与心脏结构变化和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组和同期入院的未发生房颤患者2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外周静脉血CRP、NLR和WBC检测水平,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三种炎性因子与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RP、N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右室内径(RVD)与右房心径(RAD)等心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房颤发生与CRP、NIR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与WBC水平不具有相关性;心脏结构变化与以上三种炎性因子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高水平外周血CRP、NLR与心脏病房颤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检测以上炎性因子水平,可为诊断和预测房颤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卢清玉刘庚余阳张伶耿学峰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
心脏起搏器预防和终止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依照植入起搏器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腔起搏植入治疗,实验组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验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个月起搏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参数水平、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起搏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水平,对预防和终止慢性心律失常具有积极作用。
余阳杨洪涛卢清玉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慢性心律失常心功能疗效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诊介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急诊介入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服用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后是否抑制血小板聚集,评价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急性STEMI病人,均接受急诊介入术前嚼服氯吡格雷600 mg,术后第二日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测定的ADP途径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率(IPA)小于50%,即考虑为氯吡格雷药物作用低下。将这4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一天两次;B组常规氯吡格雷75 mg,一天一次。在术后1周和1月时再次行TEG检测IPA,临床观察这1月中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发作、再次心肌梗死、猝死)及出血并发症(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结果两组术后一天的IPA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术后一周和一个月的IPA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的临床观察中两组均无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猝死病人,并在药物安全方面未发生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更强效,在药物安全性方面与氯吡格雷相比未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显示了其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安全性。
常宇锋卢清玉刘庚杨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急诊介入血栓弹力图
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分析。方法入选156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随机分为A组(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n=77)和B组(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n=79)。比较两组手术后的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即心绞痛发作、再次心肌梗死、猝死及出血发生情况(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结果 A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的心绞痛发作及消化道出血发生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格瑞洛与普通肝素联合氯吡格雷相比,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可降低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心绞痛发作的发生率。
刘庚常宇锋朱宏旭杨勇郭云飞耿学峰卢清玉张伶
关键词:比伐卢定介入治疗普通肝素氯吡格雷
BaPWV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冠心病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肱踝脉博波传导速度(Ba PWV)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冠心病(CHD)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研究中的意义。方法:286例CHD患者按超声心动图检测分为CHD心脏重构组(实验组,150例);CHD心脏正常构型组(对照组,136例)。检测两组Ba PWV和心功能各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与Ba PWV相比,实验组Ba 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僵硬度较高,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相对厚度、左室原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参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Ba PWV与心功能各参数有相关性。结论:Ba PWV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对于预防测评CHD心功能异常和心脏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Ba PWV是CHD患者心脏重构、心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耿学峰宋丽萍朱宏旭郭云飞卢清玉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异常心脏重构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172例,分为西格列汀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8例,通过颈动脉超声评价治疗后12个月平均IMT变化。结果随访12个月后,西格列汀组IMT较基线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西格列汀组IM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西格列汀组降糖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低血糖和体质量增加等不良事件未见增多。结论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降低血糖同时可抑制颈动脉IMT进展。
郭云飞卢清玉韩萍张伶徐冬梅杨静文张福春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高龄ACS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较高,且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比例较大,以KillipⅢ级常见,高龄组吸烟者多(P<0.05)。高龄ACS患者PCI治疗后影响因素可能与性别、Killip分级、吸烟史、高血压、心源性休克、高脂血症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女性)、高血压病史、存在心源性休克为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ACS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并存心血管疾病较多,在PCI手术后控制并存疾病的发病率,可提高ACS患者预后效果。
杨勇卢清玉刘庚常宇锋耿学峰郭云飞朱宏旭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