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红杨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植入
  • 4篇植入剂
  • 3篇顺铂
  • 2篇药动学
  • 2篇药动学研究
  • 2篇药物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吸收
  • 2篇舌癌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炉
  • 2篇石墨炉原子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缓释
  • 2篇VP-16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血浆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代

机构

  • 10篇合肥工业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职业技术...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安徽城市管理...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0篇叶红杨
  • 10篇储成顶
  • 7篇王世亮
  • 4篇许媛媛
  • 3篇许健健
  • 2篇丁满志
  • 2篇谢正
  • 2篇赵国琴
  • 2篇吴静
  • 2篇陈殿良
  • 2篇周丽春
  • 2篇张海燕
  • 2篇王军
  • 1篇马晓芹
  • 1篇刘华顶
  • 1篇金忠秀
  • 1篇江旭光
  • 1篇宣凤琴

传媒

  • 3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色谱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精确化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精确化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常用的高斯牛顿法的误差余项进行解析,再以计算机渐次逼近法穷举计算获取较优估计。结果以渐次逼近法获取更优的误差估计,并通过一实例运算证明之。结论渐次逼近法利用现代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虽计算步次多但操作简单,误差的震荡性能够避免,可以做为精化方法的一种探讨。
储成顶叶红杨许媛媛
关键词:精确化剩余法最小二乘估计
方法比较试验的非劣性判定
2010年
目的探讨在方法学研究和比较试验中引入非劣性判定检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介绍该类试验样本含量的估算、判定界值的确定及进行非劣性判定的假设检验理论和实际过程。结果给出判定方法的有关参数和完整求算公式,并举例进行计量资料方法的非劣性判定。结论把规范的非劣性检验引入科研试验方法的方法学研究,是一个好的尝试。
许媛媛王世亮储成顶叶红杨江旭光金忠秀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中铂被引量:5
2010年
提出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顺铂人血浆中铂浓度。采集人静脉血作样品,用浓硝酸及过氧化氢消解。冷却至4℃,使脂肪固化并过滤除去。收集滤液,蒸干,用200μL盐酸(1+99)溶液浸取残渣,所得溶液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00mg.L-1,检出限(3σ)为0.016mg·mL-1,回收率在94.6%~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7%。
王世亮叶红杨马晓芹许媛媛储成顶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顺铂血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下植入的VP-16血药浓度
2003年
试验者为小细胞肺癌患者,于右上臂皮下植入缓释VP 16(又称依托泊苷或鬼臼乙叉苷),按预定时间点采集静脉血并分离出血浆。血浆样品以氯仿萃取,常温下负压挥发至干,然后以流动相溶解,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V(甲醇)∶V(水)=52∶48的溶液,检测波长为UV 228nm,色谱柱为LichrosphereC18(250mm×4 6mmi d ,5μm)。用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 02mg/L,绝对回收率为80 4%,相对回收率为94 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用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均为8%左右;VP 16与血浆中其他成分(内源性干扰物)达到良好分离。此外还进行了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试验,发现VP 16的萃后残渣于-5~0℃可保存240h。方法灵敏度较高,准确性和实用性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储成顶许健健张海燕谢正叶红杨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顺铂植入剂经皮肝植入治疗肝癌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顺铂植入剂在肝癌患者肿瘤部位植入后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B超引导下,用穿刺器械在肝癌患者瘤内多点穿刺植药;采集静脉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定结果进行加权处理、药动学模型拟合。结果顺铂植入剂在体内的过程为一室缓释模型,药动学方程是:ρt=A1e-Ket+A2e-Kat+A3e-Krt,血药达峰时间及峰浓度分别为110h及0.35mg·mL-1,吸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及300h。结论此种给药方法的全身血循环药动学特点和参数,可为临床合理应用顺铂植入剂进行肝癌瘤内局部植入的间质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刘华顶王世亮叶红杨许健健储成顶宣凤琴
关键词:植入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药动学
顺铂植入剂兔舌内植入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顺铂植入剂在兔舌内植入的药动学。方法兔12只随机均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舌内植入顺铂植入剂,对照组静注顺铂,用原子吸收法测不同时间血浆中顺铂浓度,求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结果实验组达峰时、峰浓度、清除率、平均驻留时间和AUC分别是对照组的650、0.06、0.32、4.45和2.07倍。结论顺铂植入剂兔舌内植入作用时间长、舌内作用强度大、全身作用强度微小、药物利用率高,有利于舌癌治疗。
王世亮陈殿良丁满志储成顶叶红杨周丽春吴静王军
关键词:顺铂植入剂舌癌药动学
兔舌内植入顺铂植入剂体内药物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兔舌内植入顺铂植入剂体内药物分布特征。方法将顺铂植入剂4mg植入兔舌内,于植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样,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和组织样的顺铂浓度,求算药动学参数并与静脉给药比较。结果舌体、颈淋巴结、肾、血液顺铂的峰浓度分别是静脉给药的3.24、6.85、0.57和0.05倍;舌体、颈淋巴结维持有效浓度时间均是静脉给药的720倍以上。结论舌体植入顺铂植入剂舌体和颈淋巴结药物浓度高、有效作用时间长、作用强度大;肾内药物浓度低,血药浓度极低,有利于舌癌治疗。进一步的顺铂植入剂实验室和临床试验值得开展。
王世亮陈殿良丁满志储成顶叶红杨周丽春吴静王军
关键词:顺铂植入剂舌癌缓释
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拟合模板及释放拟合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释放模型及研制体外释放拟合模板。方法:在EXCEL平台上以前台函数和后台编程,制作体外释放拟合模板,根据药学研究特点采用两步拟合法。结果:本模板成功运行于EXCEL平台,能按中国药典提供的3种模型分别进行拟合,最终给出11个结果/参数/指标。结论:本模板为规范缓释类制剂的研发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储成顶王世亮许媛媛赵国琴叶红杨
关键词:缓释制剂体外释放
植入用缓释依托泊苷(VP-16)的药代模型—血浓方程初探被引量:2
2002年
探讨并建立了植入用缓释依托泊苷的药代模型。结果显示 ,经 13例试验者数据拟合 ,其药代模型为 :单室 ,单剂量植入给药 ,血浓方程 C=A1 e- Ke t+ A2 e- Ka t+ A3e- Kr t。
储成顶张海燕谢正叶红杨赵国琴
关键词:植入剂药代动力学
临床试验CRF表-全息数据库-统计批处理“联姻”模式初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CRF表-全息数据库-统计批处理"联姻"模式。方法:按纸版CRF表建立电子CRF表,并加载库操作程序和近10个常用统计模块,进而构成全息数据库。结果:以上海某大型临床试验资料作为本数据库试验运行之素材,共处理数据元约11万个,做出统计判断约1000份,调用统计工具8种,转换数据类型约10余次,运行时间仅半小时,出具大型试验综合性报告2份,统计归纳报告20余份。结论:此举既可作为电子数据获取系统EDC的应用过渡,也是EDC全面推广的前期实践。
王世亮许健健叶红杨储成顶
关键词:数据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