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战平
- 作品数:55 被引量:4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更多>>
- 贵州气候业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2007年
- 气候轨道业务包括月、季、年和年际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与诊断、短期气候预测、气候系统影响评价、气候应用与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通过对贵州省气候轨道业务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目前贵州气候轨道工作存在和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目标。
- 陈静吴战平
- 关键词:气候业务
- 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在贵州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从气象干旱出发,考虑前期干旱指数衰减累积效应,在前期降水指数(API)和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SAPI)的基础上,结合时间序列标准化统计学方法,对SAPI算法进行了简化,定义为SAPI*.通过对SAPI*在贵州省的适用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SAPI*有效刻画出贵州省2009—2010跨年干旱和2011年的夏秋连旱过程的干旱累积效应,客观反映干旱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没有出现"不合理旱情加剧"的问题;SAPI*旱日频率在各季节的主要发生时段是夏季和春季,且贵州省降水较少的季节或者地区,较易发生一般性干旱,而在贵州省降水较多的季节或者地区较易发生重型干旱.SAPI*对无雨日数和降水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无雨日较少、降水较稳定开阳站SAPI*对旱日的敏感较高、对降水的敏感性也较高,即旱情发展较快、缓解也较快,所以一般性干旱出现的概率较大;相反在无雨日较多、降水较集中的兴义站对旱日的敏感性较低、对降水的敏感性也较低,即旱情发展略慢、旱情缓解也较慢,所以重性干旱出现的概率较大.
- 白慧吴战平龙俐周涛
- 关键词:气象干旱
- 基于组件GIS的贵州农业气候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农业气候资源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地理学相关的农业气候资源模型被建立。为了实现将专业模型与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相结合,实现业务应用与决策支持,本文基于组件GIS二次开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建立了贵州农业气候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与气候属性数据的管理,通用GIS功能与专业气候资源分布式模型的集成应用。并具体应用在贵州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式模拟研究以及可行性论证中。
- 吴战平于飞谷晓平袁淑杰
- 关键词:组件GIS农业气候资源决策支持系统
- 低频图在贵州汛期延伸期强降水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基于低频图方法对贵州省2011—2015年59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对应的500hPa低频流场进行EOF统计分析,建立贵州省强降水过程的统计预测模型,通过外推试验开展贵州2016年汛期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测,利用回算试验的预测准确率评估该方法的本地适用性。结果表明:影响贵州强降水的6个低频关键区分别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40°~70°N,80°~110°E,1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40°~70°N,110°~150°E,2区)、中国西南地区东部至华中地区(25°~40°N,100°~120°E,3区)、西太平洋地区(10°~40°N,120°~140°E,4区)、孟加拉湾地区(0°~25°N,70°~100°E,5区)和中国南海地区(0°~25°N,100°~120°E,6区)。当1、4区出现低频反气旋,3、5区出现低频气旋,2、6区有配合其它关键区的低频系统活动的环流配置为贵州省强降水过程预测模型。2016年汛期强降水过程进行预测试验的预测准确率为39.2%,表明低频图方法在贵州省强降水过程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 李忠燕李忠燕孙昭萱张娇艳
- 关键词:强降水
- 不同排放情景下贵州21世纪气候变化预估被引量:7
- 2011年
- 利用IPCC AR4提供的模式预估结果,分析了不同排放情景下21世纪贵州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由于人类排放的增加,贵州省将继续变暖、变湿。到21世纪后期(2071—2099年)贵州省温度比常年高2~3.2℃,降水比常年多3.8%~5.8%。且在SRES A2(高排放)、A1B(中排放)、B1(低排放)情景下贵州省年平均温度(降水)整体变化幅度分别为4.0℃/100a(136 mm/100a)、3.6℃/100a(96 mm/100a)、2.1℃/100a(61 mm/100a),体现了排放量越高,增温(增湿)越显著的特征。从季节特征来看,不同情景下冬季温度的增加趋势都大于其它季节;冬季降水预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余季节基本上以上升趋势为主。其中在A1B、B1排放情景下21世纪前期(2011—2040年)降水有减少趋势,在A2情景下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
- 张娇艳白慧吴战平严小冬徐智慧
- 关键词:IPCC排放情景气候变化预估气温变化降水变化
- 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在贵州的适用性
- 来贵州的干旱表现出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2009年7月贵州省部分地区发生夏旱以来,全省出现了夏秋连旱叠加冬旱的重大干旱灾害,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亿元以上.
- 白慧吴战平周涛
- 关键词:气象干旱
- 贵州省近30a秋风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1981—2010年30 a贵州省78站逐日日平均气温数据和NCEP/NCAR逐日的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EOF分解、傅立叶滤波等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秋风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秋风天气强度有自西向东部或向东南部、东北部递减的分布规律。贵州省异常秋风过程次数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全省各站呈同位相变化,进入2000年后,秋风过程次数由全省秋风偏弱偏少型转为全省秋风偏多偏强型。在环流场上,纬向西风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出短波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贵州,形成秋风天气过程,因而造成的秋风过程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对秋风过程的环流场进行滤波表明:1波对于秋风过程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而1波、2波在时间上的配合对于秋风过程也非常重要。
- 李忠燕吴战平
- 关键词:EOF分解环流特征
- 贵州省近50a降水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应用EOF方法对贵州省46个气象观测站47 a(1961-01—2007-12)的月、季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降水量场的空间分布主要以全省一致型为主;冬季降水量场的空间分布具有大尺度特征;夏季降水量场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比冬季大。夏季降水量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10 a左右,冬季降水量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3 a,而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场空间分布则无显著周期存在。
- 陈静吴战平
- 关键词:EOF分解谐波分析
- 贵阳市降水对PM_(2.5)污染物湿清除作用被引量:21
- 2016年
- 利用贵阳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贵阳市9个环境监测站点2013—2014年1—12月PM2.5浓度逐时资料,对2013—2014年贵阳市其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描述,结合同时段贵阳市逐时降水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降水对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贵阳市PM2.5年均浓度约为33~55μg/m3,秋冬季及初春逐月污染浓度高,夏季低,PM2.5浓度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值结构,早晚高峰期污染浓度都较高;有降水时的年均浓度比无降水时低近2成,雨日PM2.5浓度均低于非雨日,在有降水日,尤其在夜间及上午时段的PM2.5浓度降低较明显,与贵阳市多夜雨的降水特征相关联;与不足1mm的轻微降水相比,大于1mm的较强降水对PM2.5的清除和抑制效果显著。
- 段莹吴战平张东海张娇艳
- 关键词:空气质量PM2.5大气降水
- MODES月预测产品在贵州的释用
- 2017年
- 基于符号一致率评分(Pc)法,对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系统(MODES)的6种模式产品开展贵州85站2要素月预测释用,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采用等权平均方案和最优方案对6种模式产品展开2012—2015年48个月的回算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的模式产品的预报性能各不相同,其中ECMWF的模式产品的预测性能较NCC和NCEP来说相对较高;模式产品释用时,最优方案的预报评分均高于其它6个模式产品的Pc评分平均值,且最优方案的预报评分高于等权平均方法的预报评分;回算结果,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最优方案的Pc评分均都高于省级发布的月预测产品评分,这说明利用最优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MODES对贵州月气温和降水预测能力。
- 李忠燕李忠燕严小冬张娇艳白慧
- 关键词:M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