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本健
- 作品数:85 被引量:1,16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其涉农金融供给:机理及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论文在梳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讨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信用社在合作金融时期,抑制了农村地区的一部分金融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扩张的冲动;(2)县乡两级法人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和乡级信用社对农村地区信贷都存在着初始投资不足的现象;(3)当乡镇信用社初始投资弹性不足时,县级统一法人改革能实现帕累托改进;(4)农村信用社法人级别提高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在保持农村信用社的县级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的同时,通过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金融支农政策等措施规避由于法人级别提高而带来的问题。
- 吴本健马九杰臧萌
-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
- 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定价、影响及支持计划被引量:6
- 2016年
-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种类、定价方式、支持计划等方面发展迅速。本文梳理了美国农业保险的缘起、类型、定价方式、影响以及WTO规则下支持计划的转变。研究发现,美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指定险"到"综合险",从"产量险"到"价格险"再到"收入险"的演变,目前收入保险占整个农业保险市场的90%左右;目前采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是基于非参数估计的预期损失法;农业保险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农户的收入和福利;在WTO规则下,美国农业保险支持计划在不断演变。这些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吴本健汤佳雯马九杰
-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定价保费补贴收入保险
- 政府背书下的土地信托、权能配置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自福建S县的证据被引量:10
- 2015年
- 土地细碎化和初始资金约束是制约当前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首先总结了不同土地产权制度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土地权能及其配置情况,提出了有利于解决土地细碎化和初始资金约束问题的、政府信用背书的土地流转信托假说,并运用福建S县土地流转信托的案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现有土地产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这三种权能分离的情形下,政府信用背书的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可以实现土地权能的合理配置,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土地流失问题、增强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企业的专有性初始投资以缓解初始资金约束问题。这就使得土地的集中连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吴本健申正茂马九杰
-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治理现代化:机制、创新模式与挑战被引量:23
- 2020年
-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普惠金融由于兼具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变乡村治理主体、乡村环境和治理手段,推动农村地区德治、法治、自治的协调互补,助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既继承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又弥补了网格化管理的缺陷,同时兼顾数字普惠金融和网格化治理功能,将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当然,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数字鸿沟”导致的主动缺位、思想认知传统和金融素养有限导致的农户参与度不高以及监管缺位等问题。
- 吴本健罗玲马雨莲
-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
-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
- 2024年
- 基于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通过提升经济地位感知、增强社会阶层认同、强化信息获取能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在民族地区年龄越小的居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其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果越明显。
- 吴本健张迪展张鹏月
- 关键词: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主观幸福感
-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与反思被引量:8
- 2013年
- 深化改革的10年间,农村信用社在取得重大改革成效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若干问颢与桃战。
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10年的时间里,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系统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 马九杰吴本健
-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系统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
- 从贫困脆弱性到发展韧性:农户家庭生计策略演进的文献综述
- 2023年
- 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农户家庭的生计策略随之改变,以往农户基于贫困脆弱性进行家庭生计策略的选择,但随着农户保障和风险负担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户家庭生计策略发生转变且呈现出多样性。文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贫困脆弱性,发展韧性更关注对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以及事后恢复能力,从而能够以全面、动态的视角研究农户家庭生计,对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增强农户自身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对发展韧性的定义、分析框架、测量方法以及相关实证研究等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学界研究发展韧性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生计模式的选择提供更为翔实的参考。
- 吴本健樊庭君张迪展
- 关键词:恢复力生计策略贫困脆弱性
- 多维贫困视角下金融扶贫的国际经验比较:机理、政策、实践被引量:15
- 2017年
- 金融扶贫是中国进入扶贫攻坚阶段重要的扶贫手段之一。在多维贫困视角下,金融手段可以缓解贫困人群的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从金融机构的规模、数量、组织形式以及不同金融工具的特征与优势两条主线出发,对国内外金融扶贫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如下:"小银行优势"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逐步下降,大银行和小银行在扶贫中各具优势;参与扶贫的机构并非越多越好,强制性数量扩张很可能会带来资源浪费;合作制金融相较商业性金融与扶贫更为契合。从工具的角度,各类金融产品在解决信息与成本问题以及能力贫困上各具优势。因此,金融扶贫不应仅仅局限于小额信贷等传统手段,还应积极利用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银行、农业价值链金融等各种创新金融工具。
- 郭利华毛宁吴本健
- 关键词:金融扶贫能力贫困金融机构金融工具
- 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7
- 2023年
- 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防范规模性返贫至关重要,传统农业保险仅能对自然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但对市场风险束手无策,“保险+期货”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强国,其“保险+期货”模式的实践应用较为成熟,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发展演变、优势比较、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价格确定、理赔测算和影响效果七个方面对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经营主体多元、产品种类丰富、定价机制完善和风险对冲灵活是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显著特征。对此,中国应当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产品设计上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向合理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助力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 李俊海吴本健
- 关键词:农业保险自然风险
- 经济状况、人力资本与贫困农民城镇定居意愿
- 2017年
- 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础上,从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角度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并不高,而有意愿定居城镇的贫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县城与小城镇。贫困农民的定居意愿及定居选择与非贫困农民的情况相似。家庭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个人人力资本和家庭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与非贫困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城镇化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李宝仪杨龙吴本健
- 关键词:贫困农民定居意愿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