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武姿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老年
  • 3篇梗死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障碍
  • 1篇动机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15篇武警江西总队...
  • 2篇江西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武警辽宁总队...

作者

  • 15篇吴武姿
  • 5篇彭小丹
  • 4篇王东海
  • 4篇何力鹏
  • 4篇李小秋
  • 3篇熊靓
  • 3篇谢文
  • 3篇高健
  • 3篇王农荣
  • 2篇孙坚
  • 1篇姚芳
  • 1篇龚汉杰
  • 1篇李闽云
  • 1篇吴晓玲
  • 1篇詹琼琼
  • 1篇徐莺
  • 1篇李慧国
  • 1篇林继敏
  • 1篇赵越萍
  • 1篇周军

传媒

  • 4篇武警医学
  • 4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影响因素。【方法】8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于10%的患者纳入抵抗组,超过10%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引起CR的危险因素。【结果】26例患者出现CR,发生率为30.6%,均纳入抵抗组,其余5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比例、LDL-C水平及大面积脑梗死差异明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OR=2.203,P<0.05)、LDL-C水平(OR=1.715,P<0.05)是引起C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大面积脑梗死并非影响因素(OR=1.087),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CR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再次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4.0%和24.0%,对照组TIA和再次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7.9%和8.9%,抵抗组不良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会出现CR,糖尿病、LDL-C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这部分患者容易再次出现不良脑血管事件。
吴武姿熊靓何力鹏彭小丹李小秋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氯吡格雷抵抗
多发性硬化43例
2007年
吴武姿周军喻玲熊友生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诱发电位MRI
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反复发生危象的1例
2012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7岁,入院前10个月有复视、颈部酸痛感,后出现颈部活动无力,2个月后出现咀嚼肌无力及张口困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继而言语不清,有疲劳加重现象,无肢体功能障碍。经肌电图检查疑重症肌无力(MG)。给予嗅吡斯的明、强的松、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后出现张口不能、不能进食、胸闷明显、四肢无力。于2008年7月往上海某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考虑为MG,次日行新斯的明试验后感胸闷不适、脉氧急剧下降,并出现意识障碍,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脉氧回升。次日行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用米乐松冲击,病情再次加重。查肿瘤全套,血清铁蛋白高,考虑肌无力综合征,停激素,
吴武姿李小秋姜宇
关键词: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
儿童多发性硬化2例
2004年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好发年龄18~35岁,儿童少见,本文报道2例.
吴武姿赵越萍
关键词:儿童多发性硬化MS脱髓鞘疾病
动机性访谈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2018年
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是以一种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咨询方法,它着眼于改变患者动机,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1]。MI 护理干预在多种慢性疾病中均有应用,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在改变生活习惯例如合理膳食、戒除烟、酒以及提高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3]。二级预防在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临床二级预防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是目前医疗、护理的热点问题。
彭小丹姚芳吴武姿熊靓詹琼琼何力鹏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被引量:3
2007年
吴武姿王东海谢文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超声眩晕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初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7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近年来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研究深入,临床学者认为其发生不仅与血管狭窄程度、部位有关,还与斑块性质相关,其具体分为稳定斑块与易损斑块。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以及欧洲的颈动脉外科试验研究[1]认为稳定斑块引起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的风险较。
吴武姿熊靓何力鹏彭小丹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易损斑块
硫普罗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10年
吴武姿高健李小秋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硫普罗宁
肝豆状核变性27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王农荣孙坚吴武姿谢文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
新兵缺血预适应后血管反应性与高原训练损伤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兵缺血预适应后血管反应性与高原训练损伤的相关性。【方法】48名初次进入高原的男性新兵,在平均海拔3 300 m的高原拉练8 d后返回驻地,返回驻地第3天采血查血生化及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缺血预适应干预,用血压计袖带给予右上臂5 min的加压与放气,共重复3个循环。测量缺血预适应后第1、3、5、10、15及20 min的双臂血压。20 d后再登高原,登高原3 d后采血查血生化及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增高幅度与缺血手臂缺血预适应后1 min和5 min的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391,P=0.006),与缺血手臂缺血预适应后1 min和5 min的平均舒张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281,P=0.048),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增高幅度与缺血手臂缺血预适应后1 min和5 min的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0.319,P=0.027)。【结论】上臂缺血预适应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与高原训练肌肉损伤的程度负相关,提示缺血预适应后血管反应性的高低可作为一种预测高原训练损伤程度的筛查手段。
何力鹏彭小丹张丽王业娟吴武姿吴晓玲徐莺李闽云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血管反应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