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爵非
- 作品数:74 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携带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和对比超声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背景和目的将特异配体(或抗体)连接于普通微泡外壳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采用对比超声(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成像可从分子水平评价组织和器官的病理改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
- 陈少敏杨莉宾建平吴爵非王月刚刘伊丽
-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
- 文献传递
- 应用琼脂糖流动腔模型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靶向血栓效能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体外评价携αvβ3-整合素单抗超声微泡(MBp)靶向血栓的黏附效能。方法将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的MBp和同型对照微泡(MB)随机注入自制琼脂糖流动腔模型内,与人血栓孵育30min后,PBS液15cm/s流速不间断冲洗血栓,分别在冲洗血栓2﹑4﹑6﹑8﹑10min时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声强度(VI)值。结果MBp孵育组血栓VI值较冲洗前减小了28%~66%,而对照MB孵育组血栓VI值减小了87%~94%。VI值在各时间点MBP组均较MB组大(P<0.05)。结论MBp具有较好的靶向结合血栓效能,靶向血栓黏附后能抵抗一定的剪切应力。体外模拟体内剪切应力血流环境评价MBp的靶向血栓黏附效能将有助于预测MBp应用于体内血栓超声分子成像的效果。
- 胡广全刘俭杨莉燕翼吴爵非谢佳佳蔡晶晶纪丽景宾建平
-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血栓
- 在生理血流条件下靶向超声微泡对P-选择素的靶向黏附效能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平行板流动腔评价在生理血流条件下携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p)的靶向黏附效能。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MBp;在3种浓度(10、100和1000ng/ml)小鼠P-选择素Fc段(PSFc)包被的平行板流动腔和固定剪切应力下,以及最大包被浓度和不同剪切应力(0.2-1.7dyn/cm^2)下分别检测MBp的每分钟结合数量(结合率),以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封闭组和空白组为对照。在3种包被浓度下检测MBp达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所有分组样本数均为3。结果两对照组均未见有明显的MBp结合。实验组MBp结合率随包被浓度的增高而增加(P〈0.05),然而与剪切应力呈现双向性(P〈0.05)。MBp达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随包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5)。结论MBp在生理条件下可与PSFc特异有效地结合,体外对靶向超声微泡的靶向黏附效能评价将有助于判定超声分子成像的效果和靶向微泡的在体应用环境条件。
- 吴爵非杨莉宾建平查道刚陈少敏刘伊丽
-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P-选择素
- 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和对比超声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对比超声(CEU)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2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组(SH组),应用"亲和素-生物素"桥连法构建MBp。所有小鼠分别随机(间隔30min)经静脉弹丸注射给予普通脂质微泡(MB)和MBp,10min后行肾CEU检查,测量肾显影的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一帧CEU图像显示MBp及MB在IR组缺血再灌注肾分别可见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而两者在SH组假手术肾均无明显的超声显影。VI值在IR组MBp较IR组MB及SH组MBp均明显增大(P<0.05);而在IR组MB较SH组MB轻度增大(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肾血管内皮P-选择素表达较假手术肾明显增加。结论应用MBp行CEU检查可有效评价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可用于评价微血管炎症或相关的血管内皮反应。
- 陈少敏杨莉宾建平吴爵非郑道文刘伊丽
- 关键词:靶向超声微泡对比超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
- 平行板流动腔在靶向超声造影剂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近年来,靶向超声分子成像的发展十分迅猛,靶向超声造影剂在靶组织中的特异聚积程度是实现超声分子成像的关键,决定这种特异聚积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靶向超声造影剂的靶向黏附效能。在评价靶向超声造影剂黏附效能的众多技术和方法中,新兴的平行板流动腔技术展示了其特有的优势,并被认为是体外评价靶向超声造影剂黏附效能最有用的方法,本文就平行板流动腔在靶向超声造影剂研究中的进展作一概述。
- 李军华吴爵非宾建平
- 关键词:靶向超声造影剂超声分子成像体外评价靶组织特异
- 自制新型脂质超声造影剂与白蛋白造影剂心肌显影效果的对比研究
- 目的本研究将我院近期成功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脂质造影剂与人血白蛋白造影剂(全氟显)进行对比研究,评价新型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心肌显影效果及其对心肌血流灌注的定量分析效果。方法健康实验犬10只,每只实验犬随机并间隔一定的时间经静脉...
- 陈东东杨莉宾建平吴爵非陈少敏吴平生
-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心肌声学造影脂质白蛋白
- 文献传递
- 超声造影在负荷超声心动图中的作用
- 国内外现状在美国,超声造影多数用与负荷超声检查;负荷超声为检出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检查,但结合超声造影技术的负荷超声检查属于高级检查技术,目前只有大的心脏中心常规开展.国内冠心病的无创筛查以冠脉CTA为主,开展负荷试验检查严...
- 吴爵非
- 关键词:心脏疾病负荷超声心动图超声造影
- 聚糖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超声显影效果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制备聚糖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基本特征及动物超声显影效果.方法 高速剪切法制备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泡大小、形态,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粒径分布,细胞计数板计数纳米微泡,Zeta电位仪测表面电位,对比超声观察大鼠肾、心脏超声显影效果并测量声强度.结果 纳米微泡呈空心球形结构,分散均匀,形态规则,平均粒径(617±12)nm,浓度(7.2±0.6)×109/ml,Zeta电位(52.9±1.3)mV.24 h、45 d和90d三个时间点浓度、平均粒径和表面电位无明显差异(P>0.05).用其可使小鼠肾、心脏超声显影明显增强,最大视频强度分别达(15.6±1.1)GU、(27.3±2.5)GU,可视增强持续时间(10±2)min.结论 聚糖纳米微泡稳定性和显像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可穿过血管内皮间隙的新一代超声造影剂.
- 肖云彬宾建国李美瑜谢佳佳吴爵非伍巍兰刘伊丽蒋刚彪宾建平
-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
- 变形微气泡对P-选择素的靶向作用
- 2007年
- 吴爵非查道刚
- 关键词:微气泡P-选择素靶向作用血管内皮白细胞微泡
- 平行板流动腔法评价靶向微泡特异粘附效能的研究
- 目的:
超声分子影像技术是对粘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异分子进行靶向性超声对比成像。该技术应用靶向性超声微泡作为示踪剂,这种靶向性超声微泡既具有与红细胞相似的流变学特征,可顺利的通过组织微循环,又可与特异性靶向分子有...
- 吴爵非
- 关键词:靶向微泡分子成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