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兰
- 作品数:22 被引量:3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 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被引量:15
- 2003年
- 在配制混凝土时掺入少量的外加剂,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并节约水泥,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因而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使用要求、生产质量规范和检验标准,旨在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宋晓岚吴雪兰王海波邱冠周
-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
- 热酸浸出锌浸渣中镓锗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研究了锌浸渣热酸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浸出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并用于指导回收稀有金属镓和锗。实验结果表明,锌浸渣中镓和锗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88 g/L,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搅拌速度为300 r/min,该条件下多组综合实验的酸浸出液中Ga和Ge的浸出率均高于86%和62%。锌浸渣中金属镓锗的浸出过程在动力学上属于"未反应核减缩"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反应温度、始酸浓度、反应时间的影响,反应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 马喜红覃文庆吴雪兰任浏祎
- 关键词:热酸浸出镓锗
- 沉淀法合成纳米CeO_2及其性能被引量:6
- 2004年
- 以Ce(NO3)3·6H2O为铈源,(NH4)2CO3·H2O为沉淀剂,并加入少量PEG4000作为分散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Ce2(CO3)3·H2O,前驱体经热处理合成了纳米CeO2.通过XRD,DTA/TG,TEM,BET及杂质含量分析,并根据XRD线宽法,按Scherrer公式计算平均晶粒尺寸,结合相对密度的测定研究了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纳米CeO2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前驱体经300℃焙烧1h已完全形成CeO2,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原生晶粒粒径为5nm左右,颗粒粒径为20nm左右,比表面积达140.61m2/g,孔径分布为5~15nm,孔径峰值为9.3nm,纯度≥99.97%;随焙烧温度提高,将引起CeO2晶粒尺寸和相对密度显著增大,比表面积减少.
- 宋晓岚邱冠周曲鹏杨振华吴雪兰王海波
- 关键词:纳米晶材料CEO2沉淀法
- 纳米SiO<,2>浆料的分散稳定性能及其对半导体硅片的电化学作用研究
- 纳米SiO<,2>以其独特的性能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CMP)以及涂料、橡胶、粘合剂、生物、医学、催化剂等其他众多领域。在CMP浆料制备过程中,如何解决由于...
- 吴雪兰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稳定硅片电化学半导体
- 文献传递
- 高纯超细活性γ-Al_2O_3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4年
- 从γ-Al_2O_3的结构和特性出发介绍了高纯超细活性γ-Al_2O_3在高性能特种陶瓷合成、催化剂或其载体及化学机械抛光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高纯超细Al_2O_3多种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宋晓岚王海波吴雪兰邱冠周
- 关键词:Γ-AL2O3特种陶瓷催化剂化学机械抛光
- 纳米CeO_2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被引量:11
- 2004年
- 采用XRD方法结合粉体相对密度测定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沉淀法合成纳米CeO2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升高,CeO2晶粒尺寸显著增大,晶粒发育趋于完整导致晶格畸变度明显降低,结构致密程度增加使得晶格常数减小,粉体烧结程度增大,相应粉体相对密度随之增加;较低温度(如300℃)下,焙烧时间对CeO2晶粒尺寸无明显影响,相应晶格畸变度、晶格常数和粉体相对密度变化不大;较高温度(如700℃)下,CeO2晶粒尺寸随焙烧时间延长而增大,且焙烧初期粒子增长较快,此过程伴随着CeO2晶格畸变度进一步下降,晶格常数却有所增加,粉体相对密度略有下降;认为热处理过程CeO2晶粒生长为扩散生长机制是造成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时间对纳米CeO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行为不同的主要原因。
- 宋晓岚邱冠周曲鹏杨振华王海波吴雪兰
- 关键词:纳米CEO2沉淀法焙烧
- 水相体系纳米γ-AI_2O_3浆料的分散稳定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为确定配制稳定的纳米γ-Al2O3化学机械抛光(CMP)浆料的工艺条件,通过润湿性、Zeta电位及黏度的测定,研究了溶液pH值及添加分散剂等因素对水相体系纳米γ-Al2O3,悬浮液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γ-Al2O3固含量为6%的浆料中,加入异丙醇胺作为分散剂,其用量为γAl2O3粉体质量的l%,同时控制浆料的pH值约为4时,纳米γ一Al2O3粉末的润湿性能最佳,此时浆料Zeta电位值较高,黏度较小;在该条件下成功获得长时间不沉降的稳定浆料.
- 宋晓岚王海波曲鹏吴雪兰邱冠周
- 关键词:分散剂分散稳定
- 附载CeO_2的纳米γ-Al_2O_3合成及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以异丙醇铝和六水硝酸亚铈为铈源和铝源,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前驱体,并将前驱体在800℃下空气中焙烧2h得到附载CeO2的高纯纳米γ Al2O3。样品经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BET)、化学成分和杂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由γ Al2O3和CeO2组成的混合物相,两者均属立方晶系,其中γ Al2O3空间群为O7H-FD3M,CeO2空间群为Fm3m;晶粒平均粒径为15.7nm,颗粒平均粒径约60~80nm,粒子呈类球形,比表面积为159.01m2·g-1;粒子纯度不低于99.97%,CeO2含量为24.22%。红外光谱(IR)测试结果显示,有Al-O-Ce键生成,表明CeO2与Al2O3并非简单混合。进一步通过对其悬浮液体系Zeta电位和吸光度的测定,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分散剂种类和用量以及氧化剂对其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分散法,选择硝酸、氢氧化钾溶液作为pH调节剂,异丙醇胺作为分散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成功制备了长期存放不沉降的附载CeO2的纳米γ Al2O3CMP浆料,确定了配制的优化工艺条件。
- 宋晓岚王海波吴雪兰曲鹏邱冠周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CEO2CMP分散稳定
- 纳米α-Al_2O_3化学合成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纳米α-Al_2O_3粉体因其用于高强材料、电子陶瓷以及催化剂等而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经高温煅烧难于获得真正纳米粒径的α-Al_2O_3粉体。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合成纳米α-Al_2O_3粉末的2种工艺:一种为高温化学合成工艺。包括气相沉积法、激光烧蚀法、电弧等离子体法和水热法等;另一种为低温化学合成工艺,包括机械球磨法和溶胶-凝胶法等。进一步展望了我国纳米α-Al_2O_3研究发展的趋势。
- 宋晓岚曲鹏王海波吴雪兰邱冠周
- 关键词:纳米Α-AL2O3化学合成AL2O3粉体电弧等离子体法溶胶一凝胶法激光烧蚀法
- 共沉淀法合成CeO_2/γ-Al_2O_3复合纳米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以Al(NO3)3·9H2O和Ce(NO3)3·6H2O为原料,氨水为pH值调节剂,并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PEG4000,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前驱体,前驱体经高温热处理得到含25%(质量分数)CeO2的CeO2/γ-Al2O3复合纳米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共沉淀的优化条件:pH值为9~10,反应温度约30℃,反应时间为20min,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44%(质量分数),前驱体热处理温度800℃为宜。使用TG/DTA、XRD、BET、IR、纯度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CeO2/γ-Al2O3复合纳米晶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 宋晓岚吴雪兰王海波曲鹏邱冠周曲选辉
- 关键词:复合纳米晶共沉淀法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