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国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镁合金试件表面温度特征的疲劳分析方法
- 一种基于镁合金试件表面温度特征的疲劳分析方法,属于镁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针对镁合金在疲劳载荷作用下试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由于弹塑性变形作用使得试件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得到试件表面的温度与局部应力关...
- 张红霞郭少飞王文先闫志峰郝俊丽周亚国陈鹏达张虔铭
- 文献传递
- AZ31B镁合金断裂韧度与断裂过程温度演化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AZ31B镁合金抵抗裂纹扩展能力,对其开展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试验,同时采用红外热像法记录了试样表面断裂过程的温度演化。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的断裂韧度为15.33~16.07 MPa窑m1/2,断裂过程中裂纹尖端附近的温度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初始稳定阶段、温度升高阶段和最终稳定阶段。温度演化是热弹性效应、裂纹尖端塑性耗散和热传递的综合作用,温度升高的热量来自于裂纹扩展过程中尖端塑性区的能量耗散。材料的断裂韧度和温升有很大关系,断裂韧度越大,温升越高。
- 周亚国闫志峰王钟楠李永莲
- 关键词:AZ31B镁合金断裂韧度红外热像法塑性区
- pH值对化学镀纳米铜膜工艺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 2011年
-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纳米铜膜,研究了镀液pH值对化学镀纳米铜膜工艺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睨,在碱性环境下,当pH〈12.5时,随pH值升高,化学镀纳米铜膜的沉积速率增大,晶粒细化;当pH〉12.5时,随pH值升高,沉积速率下降。获得较快沉积速率的纳米铜膜的最佳pH值为12.5。此外,随pH值升高纳米铜膜具有明显的织构变化。
- 石高亮周亚国董衍林
- 关键词:化学镀沉积速率织构
- 化学镀纳米晶铜层的显微组织与腐蚀特性
- 2012年
- 利用化学镀技术在石英玻璃表面制备了致密光亮的纳米晶铜层。随着化学镀时间由10min延长至60min,铜层平均晶粒尺寸由22nm增大到75nm,(111)晶面织构减弱,表面团簇聚集程度增加。采用极化曲线和浸泡失重实验对比分析了纳米晶铜层和粗晶铜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纳米晶铜层的耐蚀性能较好。腐蚀溶液沿点蚀坑逐渐进入铜层与玻璃基体的界面处,导致铜层脱落失效。在10%NaOH(质量分数)溶液中,纳米晶铜层的腐蚀速率较高,由于应力腐蚀产生大量微裂纹而迅速失效。
- 张含卓方亮周亚国石高亮
- 关键词:化学镀显微组织
- 无压烧结Ti-Al多孔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反应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以Ti和Al 2种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压制一无压烧结技术制备了TiAl多孔材料,并对其宏观形貌、相组成、孔结构、反应机制和孔隙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Al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体积膨胀,多孔材料的总孔隙率为49.88%57.53%,开孔率为47.60%56.15%。多孔材料主要由连续的颗粒骨架、骨架之间的大孔隙和骨架内部的小孔隙构成,孔隙主要来自粉末压坯颗粒之间存在的原始大孔隙、无压烧结过程中先熔化的Al颗粒在毛细作用下发生流动形成的原位大孔隙和析出过程在Ti-Al产物颗粒之间形成的小孔隙。Ti-Al多孔材料主要由TiAl3单相构成,无压烧结过程中Ti-Al之间发生了热爆反应。
- 冯培忠苏健周亚国王建忠葛渊刘章生王晓虹
- 关键词:多孔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无压烧结TI
- 基于红外热像法的AZ31B镁合金及其焊接接头的准静态断裂韧度研究
- 镁合金轻质高强、性能优异,作为结构材料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镁合金为密排六方晶格结构,仅有三个滑移系,韧性较低,应力集中较高的情况下易发生脆性断裂,容易导致工程结构应用中灾难性事故发生。断裂韧度...
- 周亚国
- 关键词:镁合金焊接电子束焊焊缝强度断裂韧度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镁合金试件表面温度特征的疲劳分析方法
- 一种基于镁合金试件表面温度特征的疲劳分析方法,属于镁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针对镁合金在疲劳载荷作用下试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由于弹塑性变形作用使得试件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得到试件表面的温度与局部应力关...
- 张红霞郭少飞王文先闫志峰郝俊丽周亚国陈鹏达张虔铭
- 文献传递
- 一种安全车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车窗,是在原有普通车窗基础上增加了红外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控制器、报警器。只要有物体伸出车窗外,就会触发红外报警系统,及时为乘客和司机报警。本实用新型稳定可靠,反应迅速,只需对现有车窗...
- 石高亮董衍林周亚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