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洪颖
- 作品数:9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遭遇的实践困境与治理图景被引量:16
- 2017年
- 社区矫正兼具法治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特性。这种双重特性使国家与社会因社区矫正实践而相遇,由此形成以社区矫正小组、政府购买专业社区矫正服务、企业或机构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等为合作形式的新型治理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实践过程中,面临有偿服务机构的供给服务难以跟进、无偿服务机构的供给服务难以持续、社区矫正小组的执行能力较弱等治理困境。要摆脱这种治理困境,就应当提升社区矫正小组的执行能力,培育专业社区矫正组织的发展并为其有效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社会企业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奖励机制,加强基层社区矫正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 哈洪颖马良灿
- 关键词:社会力量社区矫正
- 参与式教学对高校本科传统教育模式的修正与拓展被引量:7
- 2018年
- 高校本科传统教育模式存在教育理念陈旧、教学目标错位、师生权力关系结构不对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参与程度过低等流弊。要克服这些缺陷,需要引入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思维与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利益至上",强调学生在大学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和实质性参与,主张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多样性和考核指标的复合性。参与式教学革新了本科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契合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新趋势。
- 哈洪颖
-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模式创新
- 试论社区矫正的社区根基及其遭遇的发展困境被引量:9
- 2014年
- 社区是一个集认同、安全、凝聚力、意志、关系链接、非正式组织性、公共性等多重属性为一体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与社会间的中介性力量,社区是社区矫正的存在根基。社区惩戒、教化与帮扶既是社区矫正的应有之义,也是社区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城乡社区发展遭遇的"内卷化"困境使社区异质性增加、社区总体性功能衰竭、社区公共性衰落、社区组织"空心化"状况日益严重,导致社区矫正制度运行之初便面临先天不足的缺陷,表象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风险与社会危机。因此,社区矫正倒逼城乡社区建设既是一个关乎社区矫正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破解当前社区矫正困境的重要途径。同时,社区建设不仅是社区矫正制度得以运行的前提,更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基础。
- 哈洪颖马良灿
-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建设
- 试论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结构性元素
- 2018年
- 由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所组成的基本要素,由平权型、隶属型、合同型、惩治型和融入型等类型所形成的理想类型,由法律依据的分散性、地域实践的差异性、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及主体间权责界限不明确性等所呈现的实践特征,共同构成了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结构性元素。在社区矫正实践中,这些结构性元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成为社区矫正法律关系中最本质的内容。对社区矫正结构性元素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关系类型、实践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律关系的本质属性与现实遭遇,有助于建构新型的社区矫正法律关系。
- 哈洪颖
- 关键词:社区矫正法律关系
- 在惩治与服务之间——试论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服刑人员互动关系的双重特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服刑人员的互动关系兼具单向性与主体性的双重特性。单向性是主体性得以展开的前提,亦即社区服刑人员必须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依法惩治、监督管理与教育矫治,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追逐自由、表达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并同社区矫正机构进行良性互动,重建自身的主体性身份。主体性则是行刑社会化、社区服刑人本化与再社会化的体现,是社区服刑人员寻求主动性、能动性与自主性的真实反映。承认两者互动关系的双重特性,必将走出"准监狱化"与"福利化"的认知困境,进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矫正关系,最终实现社区矫正惩罚性、预防性、社会化、人本化等复合性目标。
- 哈洪颖
- 关键词:互动关系单向性福利化
- 社区矫正组织关系的实践困境探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社区矫正组织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平权型关系和隶属型关系。平权型关系以司法行政机关为核心,主要应对的是与司法行政机关平级的其他行动主体以及跨区域的同级社区矫正行动主体之间的组织关联。隶属型组织关系则是不同层级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条条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下辖的司法行政机构的块块之间因社区矫正事务而产生的管理与被管理、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科层制组织关系。在社区矫正实践中,这两种类型组织关系陷入主体不明确、责权不清晰、条块关系混乱、衔接不畅通、制度依据缺失等多重困境中。从制度层面明晰社区矫正主体间的权责义务,理顺条块之间的组织关系,明确社区矫正机构的主导地位,成为推动当前社区矫正法治化、制度化进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 哈洪颖马良灿
- 关键词:社区矫正
- 项目扶贫的基层遭遇:结构化困境与治理图景被引量:42
- 2017年
- 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的定性研究方法,以西部贫困地区的反贫困实践为关注对象,在基层干部、社会力量和贫困群体三者互构关系层面分析了项目扶贫在基层社会所遭遇的实践困境。研究表明,基层干部的总体性支配、社会力量的缺场以及贫困群体主体性权利的缺失,使基层项目扶贫实践陷入结构化困境中,这种结构化困境消解了脱贫的实践效果,制约了国家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要优化基层项目扶贫的治理结构,应当对基层干部的权力进行松绑,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并重建贫困群体的主体性地位,走以贫困群体为中心的内生性发展道路。
- 马良灿哈洪颖
- 关键词:项目扶贫
- 社区矫正管理面临的组织困境及其双轨治理被引量:4
- 2015年
- 社区矫正实践中,我国已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司法行政负责、公检法部门辅助、社会力量补充"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呈现出合法性与合理性、广泛性与同质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等特征。现行社区矫正管理模式潜藏着深层的社会风险,陷入了内生性与外迫性、实质性与形式性、民间性与官方性、常规性与权益性等相互冲突的组织困境中。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应当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融入社区矫正的实践过程中,迈向一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链接、上下通达的双轨治理之路。这种治理不仅涉及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条块关系的重构,还关涉社会力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角色与功能的重新定位。
- 哈洪颖马良灿
- 关键词:社区矫正
- 智慧社区矫正模式的引入及其对传统模式的修正
- 2021年
- 传统社区矫正模式面临运行低效、工作理念滞后、执行被动等困境。要克服这些困境,需要引入智慧矫正模式。智慧矫正模式以“数据引领、信息共享、个性化矫正”为指导理念,采用“大数据+社区矫正”和“区块链+社区矫正”运作逻辑,其所呈现的主动性、多维性、双向性、开放性、精确性等优势和特征,将修正和克服传统社区矫正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因此,智慧社区矫正是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的目标追求,更是社区矫正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 哈洪颖
- 关键词:运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