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发清

作品数:174 被引量:996H指数:18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7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8篇细胞
  • 62篇鼻咽
  • 48篇鼻咽癌
  • 35篇蛋白
  • 35篇肿瘤
  • 25篇基因
  • 20篇端粒
  • 20篇端粒酶
  • 17篇益气
  • 17篇解毒
  • 16篇EB病毒
  • 15篇咽肿瘤
  • 15篇益气解毒
  • 15篇基因表达
  • 15篇鼻咽肿瘤
  • 13篇凋亡
  • 13篇解毒颗粒
  • 12篇潜伏膜蛋白
  • 12篇膜蛋白
  • 11篇益气解毒颗粒

机构

  • 128篇中南大学
  • 20篇珠海市人民医...
  • 16篇湖南医科大学
  • 16篇湖南中医学院
  • 14篇湖南中医药大...
  • 10篇湖南中医学院...
  • 9篇暨南大学
  • 9篇湖南医科大学...
  • 6篇湖南省第二人...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暨南大学第三...
  • 3篇深圳市第五人...
  • 3篇湘雅医院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中山市中医院
  • 2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74篇唐发清
  • 36篇田道法
  • 20篇曹亚
  • 17篇黄大毛
  • 13篇谌兵来
  • 12篇王巍巍
  • 11篇唐敏
  • 11篇周小军
  • 11篇顾焕华
  • 10篇曾亮
  • 10篇段朝军
  • 10篇陈方平
  • 10篇吴尚辉
  • 9篇肖健云
  • 9篇胡智
  • 9篇文忠
  • 8篇王东生
  • 8篇田勇泉
  • 8篇范学工
  • 7篇罗非君

传媒

  • 14篇实用预防医学
  • 12篇湖南中医学院...
  • 9篇湖南医科大学...
  • 8篇中国现代医学...
  • 8篇中国耳鼻咽喉...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癌症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国际肿瘤学杂...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2003年中...
  • 3篇第三届第二次...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华夏医学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11篇2002
  • 12篇2001
  • 20篇2000
  • 10篇1999
  • 5篇1998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亚硝基哌嗪诱发SD大鼠鼻咽癌变中端粒酶和端粒酶RNA的表达(摘要)
为研究二亚硝基哌嗪(DNP)诱癌过程中鼻咽上皮细胞的端粒酶及端粒酶RNA表达规律,以DNP腋部皮下注射法在SD大鼠诱发鼻咽癌(NPC),并加用促癌剂TPA,以生理盐水作对照。处理组和对照纽动物各25只,雌雄各半。分别于实...
唐发清蒋海鹰段朝军谌兵来荆照政吴尚辉田道法
文献传递
尿液红细胞检验方法学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比较4种检测尿液红细胞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干化学法、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法检测600份尿液红细胞,再应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法对干化学法阳性而尿沉渣镜检阴性者进行补充检测。结果以尿沉渣镜检法为标准,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准确度为96.2%,干化学法准确度为94.7%,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下,尿沉渣镜检法判断血尿来源与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镜检法阴性、干化学法阳性者中假阳性率为35.7%。结论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法各有其优、缺点,根据临床需求对3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能更好地提高检测质量,对尿沉渣镜检法阴性而干化学法阳性者应加做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法进行确证。
陈亚军唐发清
关键词:红细胞显微镜检查干化学法
胸腹水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的检测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为临床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结核杆菌的检测寻找一个敏感、快速、可靠的实验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血清抗体检测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 )方法 ,对 85份结核患者和 13 1份非结核患者脑脊液和胸腹水标本中结核杆菌和抗结合抗体进行分析 ,其中胸水 67份 ,腹水 2 1份 ,脑脊液 12 8份。 结果 临床治疗性确诊的 85例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患者的胸腹水脑脊液标本 ,FQ -PCR检测出 5 3例结核杆菌检出阳性(FQ -PCR) ,阳性率为 62 .4% ,13 1例非结核患者均为阴性 ;85例结核患者胸腹水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11例阳性 ,阳性率仅为 13 .0 % ,13 1例非结核性标本中 ,结核抗体检出 3 6例阳性 ,假阳性率达 2 7.4%。 结论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较 ,具有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等优点 ,并能克服一般聚合酶链反应假阳性多的缺点。
周辉龚志军钟白云段友斌唐发清唐银
关键词:FQ-PCR结核杆菌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
Epstein-Barr virus induces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to escape from the replicative senescence被引量:2
2002年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iological changes of primary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early stage of immortalization. METHOD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were observed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he activity profile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beta-galactosidase (SA-beta-Gal) was detected by SA-beta-Gal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p16(INK4a) protein was tested by immunochemical assay, and the life span in vitro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was calculated as population doublings.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Epstein-Barr (EB)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 was also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SULTS: Morphologically, cells treated with EB virus and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 (TPA) formed multi-layer foci, and their cellular life span in vitro was extended (about 155 days of culture). A low percentage of cells (about 4.8%) expressed SA-beta-Gal activity at late primary culture, and did not always express p16(INK4a) protein in the progression of culture. CONCLUSIONS: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treated with EB virus in cooperation with TPA can pass through the stage of senescence and enter the early stage of immortalization. Some changes of phenotype occur in these cells.Our results provide data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immortaliz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 line.
杨静唐发清顾焕华邓锡云翁新宪唐敏曹亚
关键词:NASOPHARYNX
大黄虫丸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作用。方法:家兔6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改良挂线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共7组,灌胃相应的药液8 d,于末次灌胃2 h后处死家兔,取动脉血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家兔颈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1,6-二磷酸果糖二钠盐(D-fructose-1,6-diphosphate trisodium salt octahydrate,FDP)、D-二聚体(D-dimer)、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等含量的变化。结果:改良挂线模型组血管内充满血栓,血管内弹力膜损伤严重;大黄虫丸低剂量组管腔内丝线周围有血栓形成,但有部分软化、溶解、吸收;大黄虫丸高剂量组管腔内血栓较少,大部分已被吸收,血管内膜清晰完好。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改良挂线模型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除血栓湿重外(P<0.01),血栓干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除FDP含量(P<0.05)外,血栓干湿重和D-Di-mer均无明显差异(P>0.05)。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分别与改良挂线模型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除D-Dimer外(P>0.05),血栓干湿重及FDP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与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比较,血栓干湿重及D-Dimer和FDP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降低血浆TF和D-Dimer及FDP的含量,抗动脉血栓形成,维持血管内膜的稳定,其
王东生陈方平唐发清冯俊涛贺石林黄细莲肖长江
关键词:D-二聚体
p15、细胞周期蛋白D1和转移生长因子β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1年
宋鑫冀文茹夏养志唐发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15细胞周期蛋白D1转移生长因子Β1
HSP70 and Mucin:Novel Protein Targets of N,N'-Dinitrosopiperazine Inducing Nasopharyngeal Tumorigen
Objective N,N’-Dinitrosopiperazine(DNP) induc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and show organ specificity to nas...
唐发清
文献传递
复方黄连处理后HNE1鼻咽癌细胞移植瘤的基因表达(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背景:复方黄连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但其作用的机制并不很清楚。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抑制鼻咽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方法:实验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选用10只Balb/C裸鼠,鼠龄3~4周。饲养1周后,在每只裸鼠的前腋下接种0.5mL(0.5×107个)HNE1细胞。移植瘤形成后,根据移植瘤的大小,按数字法将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灌喂复方黄连,对照组裸鼠仅灌喂无菌水。从瘤组织提取RNA,经返转录荧光标记作为探针与cDNA芯片杂交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分析基因表达并通过返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一步证实基因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复方黄连处理后HNE1鼻咽癌细胞移植瘤的基因表达。结果:复方黄连处理30d后,移植瘤明显减小,同时有335条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即242条基因表达下调和93条基因表达上调。通过RT-PCR分析,6条基因证实为真正差异表达。其中,MAD3,H731和EGR-α基因mRNA表达增高,而TRAF5,P68激酶和CHK1基因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复方黄连能够抑制HNE1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对HNE1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王光平唐发清周金平陈方平
关键词:复方(中药)黄连基因表达肿瘤移植
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阻断作用(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益气解毒颗粒防治鼻咽癌(NPC)的作用机理,以二亚硝基哌嗪(DNP)腋部皮下注射法在SD在鼠诱发NPC,同时加用促癌剂TPA,以益气解毒颗粒药液灌胃,观察其对DNP诱癌的阻断效果,并平行设置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
唐发清田道法段朝军吴尚军荆照政易红
文献传递
维甲酸抑制鼻咽癌端粒酶和hTR表达及诱导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探讨维甲酸(RA)诱导鼻咽癌端粒酶及hTR表达下降和凋亡改变。方法:10-5mol/L维甲酸处理HNE1细胞后,采用TRAP PCR ELISA、逆转录巢式PCR、凋亡指数及透射电镜检测端粒酶、hTR表达及凋亡改变。结果:加入维甲酸6 d后,HN E1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悬浮,细胞数减少,端粒酶及hTR表达受抑制,间接定量显示端粒酶活性(0.68±0.14)U只及对照组(1.16±0.46)U的1/2,凋亡指数及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甲酸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中端粒酶及hTR表达,并诱导该类肿瘤细胞增殖受阻及发生凋亡改变。
文忠郭梦和肖健云田勇泉赵素萍唐发清
关键词:鼻咽肿瘤维甲酸端粒酶端粒酶亚单位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