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文红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MACACA
  • 1篇动物
  • 1篇实验动物
  • 1篇疱疹病毒
  • 1篇寄生
  • 1篇寄生虫
  • 1篇检疫
  • 1篇检疫研究
  • 1篇恒河猴
  • 1篇感染率
  • 1篇病毒

机构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3篇唐文红
  • 1篇胡刚
  • 1篇胡刚

传媒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科学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B病毒的检疫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以人疱疹病毒为抗原 ,用酶免疫法 (EIA)比较在不同生境中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野外捕获组阳性率为 76 .2 % ;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阳性率为 6 5.1% ;自繁分笼群养组阳性率为 13.5% .红面猴 B病毒相关抗体总阳性率为 57.1% ,不同性别相关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 ( 58.1% ,♀ 56 .2 % ) .自繁分笼群养组相关抗体阳性率与其它两组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 (<0 .0 1) .在野外捕获组和野外捕获后单只笼养组中 ,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随着猴龄的增长而上升 .
唐文红韦毅胡刚
关键词:实验动物检疫
广西地区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寄生虫的检查及防治被引量:9
2000年
对广西地区红面猴进行寄生虫检查 ,查出体内寄生虫 12种 ,其中肠道蠕虫 :人蛔虫、结节线虫、毛首线虫、粪圆线虫、食道口线虫、蛲虫 ;肠道寄生原虫 :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肠滴虫。肝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5% ,中心猴组 3% ,平南猴组 4 .5% ;查出体外寄生虫 1种 :猴虱 ,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7.8% ,中心猴组 0 ,平南猴组 7.6 %。同时感染 2种虫的猴 ,野生猴组 4 8.6 % ,中心猴组 2 2 .4 % ,平南猴组 4 1.4 %。同时感染 3种虫以上 ,野生猴组 36 % ,中心猴组 4 .5% ,平南猴组 35.2 %。没有感染寄生虫的猴 ,野生猴组仅占 3.9% ,中心猴组 34% ,平南猴组 6 .5% ,前者与后者差异不大 (P >0 .0 1) ,但两者与中心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对寄生虫阳性猴进行全面治疗 ,结果表明 :2 0 %乳剂速灭杀丁对体外寄生虫有较好疗效。复方甲苯咪唑、肠虫清是治疗肠道蠕虫的理想药物。治疗原虫的药物以灭滴灵和喹碘为理想。而对食道口线虫及毛首线虫则用噻苯咪唑最有效。
唐文红韦毅佟飞刘自民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率
广西地区恒河猴(Rhesus Monkey)B病毒相关抗体的检查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玻片免疫酶法(IE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查了来自广西不同来源恒河猴B病毒的相关抗体。结果表明:广西野生恒河猴受B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来自龙虎山及扶绥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9.7%和75.3%。来自穿洞河及布柳河保护区的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6.1%和28.9%。大新保护区猴阳性率为57.1%。在不同组猴中,小群关养组猴相关抗体阳性率最高,野生猴次之,自繁猴最低。三组间,猴B病毒相关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极显著(P<0.05),经ELISA检查确定为阴性的猴,用IEA检查出7.
麻秀珍胡刚唐文红翁健韦毅刘自民
关键词:恒河猴疱疹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