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咏本

作品数:52 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6篇入路
  • 13篇出血
  • 11篇外科
  • 11篇开颅
  • 10篇脑出血
  • 10篇骨瓣
  • 9篇显微外科
  • 8篇基底
  • 8篇基底节
  • 8篇高血压
  • 7篇基底节区
  • 6篇乙状窦
  • 6篇切除
  • 6篇重型
  • 6篇外伤
  • 6篇脑室
  • 6篇基底节区脑出...
  • 5篇血肿
  • 5篇乙状窦后

机构

  • 27篇南通大学
  • 20篇徐州医学院
  • 10篇连云港市第一...
  • 9篇苏州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连云港市东方...
  • 3篇江苏省滨海县...
  • 2篇建湖县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作者

  • 50篇夏咏本
  • 29篇李爱民
  • 26篇崔永华
  • 20篇陈恒林
  • 20篇张立勇
  • 18篇韩清
  • 16篇刘希光
  • 14篇颜士卫
  • 13篇李宁
  • 7篇王张明
  • 6篇陈覃
  • 6篇朱晓文
  • 4篇关建
  • 4篇陈军
  • 4篇殷善开
  • 4篇鲍耀东
  • 4篇王富元
  • 3篇孙维晔
  • 3篇马逵
  • 2篇罗强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骨瓣额中回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微骨瓣额中回入路在重型脑室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微骨瓣额中回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脑室内外血肿清除满意,改善了GCS评分、脑室积血Graeb评分。主要并发症:弥漫性脑肿胀1例,脑血管痉挛3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7例。随访1~6个月,按ADL分级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微骨瓣经额中回入路可有效清除脑室内外血肿,及时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崔永华夏咏本张立勇韩清陈恒林
关键词:脑室血肿引流术
15例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侧)甲醛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以离体人脑底面对Heubner回返动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本组39支Heubner回返动脉长度为(24.34±6.72)mm,直径为(0.72±0.33)mm。双支型、3支型以及较粗大单支型Heubner回返动脉常伴有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Heubner回返动脉以起源于前交通动脉及A1A2段近侧3mm者最多(84.62%),尚有3支起源于眶额动脉。在空间位置上与大脑前动脉A1段以3种关系伴行进入前穿质,沿途发出穿动脉分布于视神经上部、视交叉外侧、嗅神经附近和额叶底面以及前穿质。结论Heubner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但管径、数目及走行变异较大。详细了解回返动脉解剖学特点,对手术中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张洪伟李爱民颜士卫夏咏本
关键词:显微外科解剖神经外科手术
双额大骨瓣开颅在外伤性急性颅高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双侧脑叶挫裂伤(以双额叶为主)和(或)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导致的难治性颅高压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采用双额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9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夏咏本李爱民颜士卫韩清张立勇陈恒林崔永华
关键词:急性颅高压大骨瓣开颅外伤性病情危重双额叶
两种开颅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分析传统骨瓣开颅术和微骨瓣(或小骨孔)开颅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微骨瓣(或小骨孔)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治疗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周GCS、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1.5)cm、(100±35)mL、(1.5±0.6)h、(12.5±1.4)分、25.0%,与对照组的(18.0±4.5)cm、(500±85)mL、(2.2±0.8)h、(10.5±1.1)分、4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791,P=0.000;t=244.467,P=0.000;t=24.366,P=0.003;t=3.294,P=0.031;χ2=4.381,P=0.036);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0%、7.5%,与对照组的85.0%、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499;χ2=0.157,P=1.692);观察组治疗半年后GOS评估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2,P=0.043).结论 微骨瓣(或小骨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血肿清除率高、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的优点.
崔永华夏咏本虞正权王张明朱晓文
关键词:高血压性基底神经节微创性颅骨切开术
微创穿刺技术在神经外科急症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和急性脑积水等是现今神经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神经外科微创理念的发展及CT等辅助检查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微创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我院自2007年10月~2009年3月利用微创穿刺外引流术、配合血肿溶解技术对98例急诊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出血脑室铸型,术后突发脑积水等)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罗强陈军颜士卫夏咏本刘希光李宁吴海滨陈震李爱民
关键词:神经外科急症微创理念穿刺技术外伤性颅内血肿急性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防治出血的技术及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随着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广泛开展,围手术期防治出血的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外科治疗的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各种止血技术,并评价其优缺点、适应症。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其中男41例,女38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63.5岁;有高血压病史3~38年,有高血压病家族史59例。术前意识状况分级:Ⅰ级1例,Ⅱ级18例,Ⅲ级34例,Ⅳ级26例。术前一侧脑疝14例,双侧11例。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1 h,最长13 h。
夏咏本李爱民颜士卫张立勇韩清陈恒林崔永华姜大业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病史平均年龄手术治疗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主体在颅骨、脑表面的相对位置,对血肿偏前、靠近侧裂前点者选择侧裂前点一脑岛入路36例,血肿偏后、远离侧裂前点者,选择下中央沟下点.脑岛入路11例、颞上沟一脑岛入路13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显示恢复良好14例,轻度残疾25例,重度残疾18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
崔永华夏咏本虞正权王张明朱晓文张成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基底神经节
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术治疗17例PADB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夏咏本颜士卫滕宏伟崔永华
关键词: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大骨瓣开颅术特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外伤大骨瓣PADBS
岩尖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内定位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以岩尖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为定位标记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根据定位标记不同分为卵圆孔组(21例)及半月节压迹组(22例)。2组患者均经Hartel前入路,卵圆孔组经卵圆孔穿刺,调整穿刺深度,方波验证后热凝毁损;半月节压迹组以岩尖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为定位标记进行内定位。横向定位:下颌神经痛以压迹外1/3为靶点,上颌神经痛以压迹中1/3为靶点,眼神经痛以压迹内1/3为靶点;前后定位:以压迹骨面前方5mm以内为靶点。以穿刺时间衡量穿刺难度,比较2组穿刺难度、穿刺成功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并评估镇痛效果。结果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均为100%。卵圆孔组穿刺时间为(5.0±0.4)min.半月节压迹组穿刺时间为(12.0±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卵圆孔组穿刺并发症(皮下血肿1发生率低于半月节压迹组4.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卵圆孔组射频并发症高于半月节压迹组,其中2组患者射频热凝累及正常三叉神经分支比例分别为42.9%%、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运动纤维比例分别为1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岩尖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内定位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射频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等优势,但对穿刺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崔永华张立勇虞正权陈恒林夏咏本韩清何云峰王张明朱晓文
双额大骨瓣与双侧标准大骨瓣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比观察双额大骨瓣开颅术与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急性双侧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合并难治性颅高压的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17例患者采取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A组),2006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的31例患者采取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B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减压窗面积、术中脑膨出率、术后基底池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后GOS评估预后。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骨窗面积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基底池评分、术中脑膨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与双侧标准大骨瓣对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救治效果相当,但双额大骨瓣创伤小、开颅快速,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值得临床推广。
崔永华夏咏本张立勇陈恒林韩清于如同
关键词:弥漫性脑肿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