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乳腺肿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肿瘤
  • 4篇外科
  • 4篇化疗
  • 4篇辅助化疗
  • 3篇诊治
  • 3篇乳腺肿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腺肿瘤
  • 3篇疗效
  • 3篇内分泌
  • 3篇结石
  • 3篇腹腔
  • 2篇胆囊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北京民航总医...

作者

  • 29篇姜炬芳
  • 20篇邓五一
  • 6篇常迎彬
  • 4篇任慧勇
  • 4篇陈兵
  • 3篇刘宗志
  • 3篇涂向群
  • 3篇李天牧
  • 2篇李景敏
  • 2篇许有银
  • 2篇欧阳涛
  • 2篇陆爱平
  • 1篇王天峰
  • 1篇王达庆
  • 1篇靳殿雄
  • 1篇黄智强
  • 1篇伊正辉
  • 1篇尚荣辉
  • 1篇徐晔
  • 1篇陈振玲

传媒

  • 16篇民航医学
  • 4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附文献复习)
2006年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外科手术中占越来越大的比例,但其术后严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引起肺栓塞,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已引起了国内外医生的重视。国内对这方面研究很少,也很少采取预防措施,笔者就临床发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结合文献对腹腔镜术后DVT机制及其预防措施做一报道。
姜炬芳邓五一涂向群刘宗志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文献复习术后严重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住院时间
Dieulafoy病1例诊治体会
2006年
Dieulafoy病是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病因之一,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系胃黏膜下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其病灶微小,但出血量大且急速,短时即可致休克,诊治时极易因忽略而漏诊、误诊、误治等。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病例进行讨论。
邓五一周迈许有银陈兵姜炬芳常迎彬
关键词:DIEULAFOY病诊治体会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先天发育异常少见病因致命性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6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邓五一姜炬芳陈兵任慧勇常迎彬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结肠癌吻合口瘘全身感染手术方式
胸外伤治疗体会
2004年
我院2001~2002年共收治各类胸外伤80例,本文结合临床资料探讨胸外伤的治疗问题。
姜炬芳邓五一
关键词:胸外伤肋骨骨折肺挫伤
腹腔镜下胆道再次手术1例报告
2004年
肝内外胆管结石是肝胆疾病中的常见病,术后结石易残留、复发,常需再次手术治疗。腹腔镜胆道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有创伤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患者痛苦明显减少等优点,但因其手术的复杂,目前国内意见不甚一致,用于再次手术少有报道。本院2003年9月收治1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涂向群李景敏姜炬芳萧琳黄智强
关键词:再次手术治疗腹腔镜胆道肝内外胆管结石肝胆疾病
胸腹联合伤救治1例体会
2000年
姜炬芳靳殿雄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急救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3年
姜炬芳李景敏邓五一
关键词: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预后
输尿管结石病人的药物止痛治疗
2005年
目的为寻找一种在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疼痛的简单有效方法,探讨凯扶兰联合强痛定及654-2对结石病人的止痛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就诊的160例结石病人随机分为3个组,即凯扶兰组(A)、强痛定+654-2组(B)、强痛定+654-2+凯扶兰组(C)行疼痛治疗,应用VAS方法观察用药后10、30、60分钟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后10分钟、30分钟时A组疗效明显比后两组差,60分钟后,C组疗效明显优于前两组。结论急诊应用强痛定+654-2+凯扶兰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疼痛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邓五一姜炬芳尚荣辉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病人止痛治疗药物强痛定凯扶兰
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肿瘤残留病灶大小在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的意义。方法:将2000年11月~2006年3月408例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就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资料重新进行Miller&Payne(M&P)方法病理评价。将其超声影像结果与手术后M&P病理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临床有效且残留病灶<1cm 158例,达cCR者53例,cPR者105例。病理显效(M&p病理评价G4G5)117例(74%);最大径>1cm的239例中病理显效占76列(31.8%),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pss13.0,Pearson Chi-Square,卡方=60.939,P<0.001)。达cCR者53例,病理非显效(M&P 1~3级)者6例。结论: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病灶≤1cm时,有良好的病理反应。
姜炬芳欧阳涛陆爱平李金锋王天峰解云涛范照青林本耀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评价
胃内异位胰腺
1999年
姜炬芳
关键词:胃内异位胰腺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手术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