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季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被引量:1
- 2011年
- 次贷危机后,牙买加体系的弊端凸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针对储备货币改革、IMF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进行。在此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举措,有助于我国化解国内经济矛盾、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地位、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矫正全球经济失衡。
- 娄季芳
-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
- 东亚区域内生产转移与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
- 2008年
-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贸易不平衡问题逐渐凸现。中国的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对美欧(主要是美国)的长期顺差和对东亚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长期逆差。造成这种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东亚区域内的生产转移,面对该问题中国应该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妥善处理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挑战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 娄季芳
- 关键词:贸易不平衡自主创新
-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经贸联系密切,经济总量和经贸总额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相比于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相对较低,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不匹配。同时,次贷危机后,三大国际货...
- 娄季芳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 文献传递
- 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 2011年
-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痼疾,从来没有消除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共发生了五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如何避免危机重演和"熨平"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通过对战后几次规模较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对比分析,找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为我国防范和治理经济危机提供参考借鉴。
- 娄季芳
- 关键词:经济危机
- 东亚区域内产业转移与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
-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外贸出口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我国对美欧等国保有高额贸易顺差,对日本、韩国、台湾省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保有高额贸易逆差。本文通...
- 娄季芳
- 关键词:贸易不平衡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
- 文献传递
- 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应对思路被引量:1
- 2010年
-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摆脱危机,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贸易大国,我国不可避免地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出涉案金额大幅攀升,涉案商品以工业半成品为主,贸易保护的手段增多、力度加大、措施更加隐蔽等特点。客观来看,这主要是由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于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我们要从自身查找原因,立足国内市场努力扩大内需,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法律保护意识,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磋商谈判机制,必要时也要采取"反贸易保护措施"。
- 陆胜利娄季芳
-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贸易保护
- 留住中华老字号——浅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品牌的保护
- 2007年
- 文章针对全球化过程中我国老字号品版如果寻求突破和发展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保护措施。
- 娄季芳张党
- 关键词:老字号
- 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2011年
-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痼疾,从来没有消除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次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战后几次规模较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共同点、不同点及趋势。指出我国应积极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要具有国际战略眼光;要学会"化危为机";保持国内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危机的根本;在危机治理上,要敢于"不走寻常路";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治理机制。
- 娄季芳
- 关键词:经济危机
-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被引量:1
- 2011年
- 次贷危机后,国内外有利的经济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也存在很多未知风险,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收益和风险,并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审时度势,慎重前行。
- 娄季芳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