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振兴

作品数:33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脊髓
  • 15篇手术
  • 8篇外科
  • 7篇肿瘤
  • 7篇脊柱
  • 6篇荧光
  • 6篇脂肪瘤
  • 6篇外科手术
  • 6篇脊髓肿瘤
  • 5篇脂肪瘤型
  • 5篇膨出
  • 5篇综合征
  • 5篇疗效
  • 5篇瘤型
  • 5篇脑积水
  • 5篇积水
  • 5篇脊膜
  • 5篇脊膜膨出
  • 5篇脊髓脊膜膨出
  • 4篇内固定

机构

  • 26篇清华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33篇孙振兴
  • 17篇王贵怀
  • 11篇王劲
  • 10篇崔志强
  • 9篇萧凯
  • 7篇修波
  • 7篇张培海
  • 5篇周荣凇
  • 4篇宋亚玲
  • 4篇段宏宇
  • 4篇郭毅
  • 4篇刘东康
  • 4篇师炜
  • 3篇罗天宝
  • 3篇段虹宇
  • 3篇苏伟
  • 3篇王劲
  • 2篇郭毅
  • 2篇杨峰
  • 1篇王秀

传媒

  • 15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第25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患者术中黄荧光技术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术中应用黄荧光显影技术确定肿瘤边界的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于麻醉前30 min静脉内注射荧光素钠(3~4 mg/kg),在传统白光模式和黄荧光模式下交替显影并切除肿瘤.术后3个月观察肿瘤的切除情况及脊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行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评估.结果 5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率为100.0%.其中肿瘤荧光显影明显者47例(术前均为MRI增强),在荧光模式辅助下切除肿瘤;荧光不显影或显影不明显者9例(2例术前MRI增强不明显;7例发生肿瘤卒中,MRI增强不均匀),在白光模式下切除肿瘤.与术后7d及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感觉、运动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3.0% (44/53)和82.4%(4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便改善比例为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中,术后3个月McCormick脊髓功能评级Ⅰ~Ⅳ级者分别占57.2%(32例)、21.4%(12例)、14.3%(8例)、7.1%(4例),与术前的3.6%(2例)、55.3%(31例)、25.0%(14例)、16.1%(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Ⅱ级者疗效好,Ⅲ、Ⅳ级者疗效差.术后3个月MRI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 脊髓室管膜瘤术中辅助黄荧光技术有助于全切除肿瘤.
孙振兴王贵怀王劲郭毅苏伟陈朋董生杨峰张培海师炜
关键词:脊髓肿瘤室管膜瘤神经外科手术
O型臂3D导航辅助置钉技术在脊髓脊柱肿瘤术中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O型臂(O-arm)导航辅助置钉技术对于脊髓脊柱肿瘤术中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9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置钉(A组),8例采用徒手置钉(B组)。29例患者均在置钉后行O-arm系统3D扫描,根据Gertzbein-Robbins的方法评估置钉的准确性。所有患者均行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射线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内固定置钉的手术时间大于B组[分别为(109.7±59.9)min和(74.5±19.4)min,P=0.025]。A组共置入134枚螺钉,其中A级117枚,B级11枚,C级6枚。B组共置入45枚螺钉,其中A级34枚,B级4枚,C级6枚,D级1枚。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分别为95.5%和84.4%,χ2=4.604,P=0.032)。两组无一例出现置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7.3±5.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脊柱畸形及钉棒相关的并发症。结论O-arm导航系统可明显提高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脊柱内固定置钉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荆林凯孙振兴郭毅乌优图师炜张培海张会芳王国琴王劲王贵怀
关键词:脊髓肿瘤脊柱肿瘤神经导航脊柱内固定
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合并脑积水手术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合并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医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182例患有脊髓脊膜膨出...
修波萧凯孙振兴崔志强罗天宝段宏宇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脑积水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DAVF)属于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手术风险大,预后差。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异常血管构筑及精准判断瘘口位置。本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7例颅颈交界区DAVF患者,术中均采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明确瘘口位置及周围血管构筑特点。术中显影结果与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均一致。术中瘘口均闭塞。1例痊愈,4例好转,1例无改善,1例术后因呼吸衰竭死亡。无吲哚菁绿药物过敏相关的不良事件。
苏伟荆林凯李伟郭毅张培海孙振兴王劲王贵怀
关键词:硬膜动静脉瘘颅颈交界区吲哚菁绿荧光造影脊髓血管畸形血管构筑
黄荧光在脊髓肿瘤的术中应用及显影性研究
孙振兴王贵怀王劲王振泽张培海乌尤图王国琴
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手术方式的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脊髓脊膜膨出术前合并脑积水手术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方式与最佳疗效的关系。方法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81例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病例进行分析。比较3种手术方式:A先期完成神经松解脊髓还纳硬膜修补术,再行脑积水分流术;B先期行脑积水分流术再完成神经松解脊髓还纳硬膜修补术;C一期完成脑积水分流术及神经松解脊髓还纳硬膜修补术。对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A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多,存在致残的危险因素,B术式术后疗效及出现并发症较C术式相近,但需分期手术。结论针对术前高颅内压性脑积水一期完成脑室.腹腔分流及神经松解脊髓还纳硬膜修补术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对于正常压力脑积水可以暂不分流,视术后颅内压变化而定。
崔志强孙振兴萧凯孙亚兴周荣凇修波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脑积水外科手术
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合并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病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对脑积水组均先采取内科脱水治疗,再根据病情选择脑室外引流术(引流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术)治疗。结果本组病儿术后发生脑积水26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膨出部位在颈胸段、术后并发感染或脑脊液漏、脊膜膨出平均周径大、术前颅高压均为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脑积水组采用单纯脱水治疗2例,脱水+引流术3例,脱水+引流术+造瘘术3例,脱水+引流术+分流术16例,脱水+引流术+造瘘术+分流术2例;经治疗治愈23例,死亡3例。结论针对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产生脑积水的不同病因,综合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萧凯孙振兴修波崔志强段宏宇周荣凇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脑积水婴幼儿影响因素
儿童与成人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对比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611例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数据分析,比较儿童与成人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方法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自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脂肪瘤型脊髓拴系611例,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系统、MRI、残余尿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评估分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和并发症评估;远期疗效根据临床表现、MRI、膀胱残余尿和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这些指标比较儿童组与成人组间的疗效差异。统计学通过SPSS16.0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近期随访: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后改善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稳定的患者在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加重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Ⅰ级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Ⅱ级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Ⅲ级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组发生并发症比成人组少。远期随访:膀胱残余尿减少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检查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均未发现脂肪瘤明显复发病例;神经电生理改善的患者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治疗比成人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段虹宇孙振兴萧凯周荣凇宋亚玲崔志强
关键词:脂肪瘤脊髓拴系疗效
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致痫灶切除术,分析起源于该部位癫痫的临床特征,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平均起病年龄为(14.0±7.6)岁,平均手术年龄为(18.8±6.0)岁,癫痫平均病程为(5.1±3.3)年。所有患者MRI检查病灶均为阳性。发作症状学中,4例患者有自动症表现,包括口咽部自动症和双上肢摸索症状,其中3例出现在发作早期;6例患者表现为偏转发作,均出现于发作早期,其中4例偏转方向与病灶侧别一致。致痫灶切除术后,2例患者术后1个月偶尔出现癫痫发作,3个月后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6±5.3)个月,癫痫发作均完全消失(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级1级)。结论偏转发作是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患者的常见发作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颞叶内侧癫痫发作表现。临床诊断需要结合症状学、电生理学及影像学综合评估,单纯病灶切除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孙振兴孙振兴张凯王秀邵晓秋周君剑胡文瀚
关键词:癫痫疾病特征
脊髓胶质瘤临床诊疗-路在何方?(附175例病例分析)
王贵怀刘东康孙振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