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
>
孙静
孙静
作品数:
2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曲丽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徐文香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吴秀花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淑芹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朱希芳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心理
1篇
延髓
1篇
延髓麻痹
1篇
抑郁
1篇
抑郁心理
1篇
预后
1篇
认知疗法
1篇
输注
1篇
输注泵
1篇
输注方式
1篇
球麻痹
1篇
卒中
1篇
卒中患者
1篇
胃肠内
1篇
胃肠内营养
1篇
疗法
1篇
脑卒中
1篇
脑卒中患者
1篇
假性球麻痹
1篇
假性延髓麻痹
机构
2篇
滨州医学院附...
作者
2篇
徐文香
2篇
孙静
2篇
曲丽红
1篇
朱希芳
1篇
李翠香
1篇
梁淑芹
1篇
吴秀花
传媒
1篇
滨州医学院学...
1篇
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4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肠内营养不同输注方式对急性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不同输注方式对急性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输注泵组和传统鼻饲组各43例,均行鼻饲持续14 d。观察2组患者入院第1天及营养治疗第14天后的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Hb含量、血清白蛋白(Alb)]、肝肾功能[ALT、AST、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并发症(腹泻、反流、胃胀、高血糖、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输注泵组患者营养指标(Hb和Alb)为(132.6±10.1)g/L,(38.2±1.4)g/L,明显高于传统鼻饲组的(122.2±13.2)g/L和(36.3±1.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12.37,均P<0.05);输注泵组的NIHSS评分为(5.2±1.0)分,明显低于传统鼻饲组的(8.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P<0.05);输注泵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1.4%(35/43),明显高于传统鼻饲组的60.5%(2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结论早期选择输注泵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致假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近期预后。
徐文香
朱希芳
吴秀花
梁淑芹
曲丽红
孙静
关键词:
输注泵
假性延髓麻痹
预后
胃肠内营养
认知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014年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心理的发生率在25%~60%[1],抑郁心理不仅会加重病人的精神痛苦,而且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2]。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运用认知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徐文香
李翠香
孙静
曲丽红
隆秀辉
关键词:
认知疗法
脑卒中
抑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