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建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激光
  • 10篇牙本质
  • 9篇细胞
  • 7篇脉冲ND:Y...
  • 7篇口腔
  • 7篇根管
  • 6篇照射
  • 5篇成牙
  • 4篇牙周
  • 4篇漂白
  • 4篇脉冲ND:Y...
  • 4篇激光照射
  • 4篇分化
  • 4篇成牙本质
  • 4篇成牙本质样细...
  • 3篇牙髓
  • 3篇牙周炎
  • 3篇色阶
  • 3篇疗效
  • 3篇口腔科

机构

  • 41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医学高等...

作者

  • 41篇安建平
  • 33篇刘鲁川
  • 19篇邓蔓菁
  • 9篇贺慧霞
  • 8篇温秀杰
  • 8篇宋远雄
  • 7篇陈小红
  • 6篇潘利锋
  • 5篇刘娜
  • 5篇王金川
  • 5篇周霞
  • 4篇董正谋
  • 4篇刘宁
  • 3篇匡桂英
  • 3篇孙雅娟
  • 3篇陈瑶
  • 3篇陈渝斌
  • 3篇周卫兵
  • 3篇刘锐
  • 2篇李向杰

传媒

  • 7篇牙体牙髓牙周...
  • 7篇口腔医学研究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源性上皮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切取E12.5大鼠下颌突,将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A组)、颌突上皮细胞+外胚间充质细胞(B组)、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C组)、成釉器上皮(D组)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分别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种植4周,颌突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肾被膜下体积长大,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肾被膜下体积增大,形成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成釉器上皮形成类骨样结构,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团植入肾被膜下后不能生长,细胞团块被吸收消失。结论牙源性上皮(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晚期牙源性上皮(成釉器上皮)可能仍蕴含成牙信息。
邓蔓菁陈小红孙雅娟聂鑫刘鲁川安建平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
Beyond冷光美白牙齿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评价Beyond冷光美白术漂白着色牙-黄牙(含先天黄牙、增龄性变色牙)和四环素牙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Beyond冷光美白仪及配套的冷光美白剂对31例(496颗)黄牙、34例(544颗)四环素牙进行漂白。以第二双尖牙为空白对照。用VITA比色板作脱色前后比较,分析脱色效果;观察术中、术后患者敏感情况,术中牙龈损伤情况。结果黄牙组平均提高6.32个色阶,有效率100.0%。四环素牙平均提高5.37个色阶,有效率98.5%。术中约84.6%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牙齿敏感症状,术后约89.2%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牙齿敏感症状,约13.8%的患者出现牙髓刺激症状,24~72h可自动消除。约10.5%的患牙术中出现牙龈灼伤。结论Beyond冷光美白术对黄牙脱色疗效显著;对轻、中度四环素牙脱色明显,对重度四环素牙疗效欠佳。该产品对牙髓有一定刺激性,为短时性、一过性。
邓蔓菁安建平潘利锋刘鲁川刘鑫
关键词:着色牙漂白
牙源性上皮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天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切取E12.5天大鼠下颌突,将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颌突上皮细胞+外胚间充质细胞、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成釉器上皮与明胶...
邓蔓菁刘鲁川安建平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
文献传递
脂肪来源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SD仔4只,处死后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采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结论: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能提供较好的微环境,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能为组织工程牙体再生提供种子细胞来源和微环境选择。
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循证护理在口腔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选取我科26名护士和12名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实施教学前和教学后对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4个方面进行考核对比。结果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后,调查对象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各项护理技能得到提高。
安建平邓蔓菁潘利锋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教学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大鼠睾丸的毒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大鼠睾丸超微结构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每日按体质量(1、4、8 g/kg)灌服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阴性对照组每日按体质量灌服双蒸水,连续42 d,与雌鼠交配成功后处死雄鼠,计算睾丸、附睾系数,进行精子计数和活动度检查,睾丸行超微结构观察,并检测睾丸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高剂量组睾丸、附睾系数减小,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度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睾丸超微结构有损伤;中剂量组睾丸MDA含量上升、CuZn-SOD活力降低,高剂量组睾丸MDA含量上升、Mn-SOD活力和CuZn-SOD活力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大鼠睾丸有一定的毒性,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董正谋刘鲁川安建平刘宁刘锐周霞叶丽君
关键词:睾丸超微结构
低氧和牙周炎对牙周组织中HIF-1α和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HIF-1α、MMP2在大鼠牙周炎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IF-1α与MMP2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低氧牙周炎动物模型,40只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常氧组、常氧牙周炎组、低氧组、低氧牙周炎组,每组10只,分别检测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牙槽骨吸收度4项牙周炎临床指标;牙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炎症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牙周组织中HIF-1α、MMP2的表达。结果牙周炎各临床指标及组织切片的HE染色均表明低氧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程度最重;与常氧两组比较,低氧组均促进了牙周组织中HIF-1α、MMP2的表达(P<0.05);与非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组HIF-1α、MMP2表达明显增加(P<0.05);低氧牙周炎组HIF-1α、MMP2表达最高(P<0.05)。结论低氧促进了牙周炎组织中HIF-1α、MMP2的表达,加速了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徐倩杨佳佳刘志华刘锐安建平周霞陈发明邓蔓菁
关键词:HIF-1ΑMMP2牙周炎低氧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d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结果: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能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关键词: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不同部位菌斑pH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唾液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测定口腔不同部位菌斑在进食后pH的动态变化 ,探讨不同部位菌斑产酸力的差异及唾液在产酸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型pH电极接触法原位测试患龋状况不同者上、下颌 ,健康部位与龋坏部位菌斑及唾液pH在含漱糖液前后 1h内的变化。结果 :不同部位菌斑pH在漱糖后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患龋状况不同者健康部位菌斑pH在用糖后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上颌菌斑pH变化幅度均较下颌明显 ;龋洞内菌斑pH变化幅度均较健康部位明显 ;唾液与菌斑pH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口腔不同部位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存在差异 ,这可能主要与不同部位唾液对糖的清除有关 ;而唾液的缓冲作用对菌斑的产酸代谢无明显影响。
徐小娟刘鲁川安建平苏军
关键词:PH唾液龋病牙菌斑
牙髓状态对Root ZX根尖电测仪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评价牙髓状态对Root ZX根尖电测仪测定根管长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根尖发育完全,因正畸、牙周疾病及义齿修复需拔除的单根牙,利用活力检测仪测定牙髓状态,获得活髓牙及死髓牙各31例。开髓,分别在保存牙髓及拔除牙髓后,Root ZX根尖电测仪测定根管长度,然后拔除该牙测定根管实长,比较牙髓存在前后测量长度与实际长度间的差别。结果:活髓牙牙髓存在时根管测量长度为(19.95±1.77)mm,拔髓后测量长度为(20.04±1.79)mm,拔牙后根管实际长度为(20.39±2.01)mm。死髓牙拔髓前根管测量长度为(19.72±1.77)mm,拔髓后测量长度为(19.80±1.76)mm,拔牙后根管实际长度为(20.12±1.74)mm。拔髓前/后与实际长度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0.5 mm准确标准,活髓牙拔髓前/后准确率分别是61.29%和64.52%,死髓牙拔髓前/后准确率分别是64.52%和67.74%。拔髓前/后及活髓/死髓牙准确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髓状态及牙髓存在与否对Root ZX根尖电测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邓蔓菁刘鲁川安建平岳玲王金川陈瑶陈渝斌
关键词:牙髓根管长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