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东亮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日本传统文化
  • 3篇特质
  • 3篇文化
  • 3篇精神特质
  • 3篇传统文化
  • 2篇中国儒学
  • 2篇儒学
  • 2篇历史功能
  • 2篇民族
  • 2篇精神动力
  • 1篇代文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工作
  • 1篇档案工作者
  • 1篇档案观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经济
  • 1篇知识经济时代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文化

机构

  • 8篇河北大学

作者

  • 8篇宋东亮
  • 1篇顾宏革

传媒

  • 3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档案学通讯
  • 1篇日本问题研究
  • 1篇北京档案

年份

  • 1篇2003
  • 5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的发展策略被引量:15
2001年
宋东亮顾宏革
关键词:知识经济
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历史功能
2001年
宋东亮
关键词:日本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精神特质中国儒学
“新型档案研究者”——法国结构主义史学大师M·福柯
2001年
宋东亮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米歇尔·福柯档案观
精神动力与日本现代化被引量:1
2003年
从“现代化”理论的新视角,审视中日近代的历史发展,较易发现两者的差异。日本现代化属“外源型现代化”,具备思想、政治变革在前,经济、社会变革在后的“序性”。关于从非物质的精神层面去解释历史,过去我们重视得不够,甚至以其“反作用”来解释其历史作用,也不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条件。在近代以来特定的“现代化”世界大势背景条件下,共同包含其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社会诸多元素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巨大的复杂的多单元网络系统,各单元、要素之间的作用也就是互动的,精神方面、意识形态上的(上层建筑)作用也就是绝对不可忽视、低估的。
宋东亮
关键词:精神动力
刍议日本传统文化之精神特质与历史功能——兼与中国比较
2001年
明确区分了通常被人们混为一谈的日中两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涵。认为日本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独特的民族主义色彩 ,极易把握随世界形势的骤变而来的重大社会发展契机 ,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弹性”和高度的民族凝聚力 ,这就使它将近代的日本引导走上了一条与中国大不相同的道路 。
宋东亮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特质历史功能
近代日本现代化抉择的精神动力被引量:5
1998年
外源型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具有思想、政治变革在前,经济、社会变革在后的序性,适用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的原理。运用这一原理首先从精神因素的角度考察近代日本的现代化转折,不仅有益于揭示这一原理本身,而且有益于对中国近代现代化道路的动力因素的比较探索,从中获得极为有益的启示。这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宋东亮
关键词:精神动力
儒家文化与东亚国家现代化的思考
2001年
中日两国现代化的不同 ,一直是学者们颇为关注的问题 ,近来从非经济因素的角度去探寻两者的差异为了一个颇显新颖和深刻的突破口。本文结合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等东亚国家成功的现代化 ,分析了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重点强调了儒家文化对现代化的合理因素、积极因素 ,但同时也说明了中日等国儒家文化的不同 ,认为儒家文化只有通过适应现代化的改造、发展才能获得新生 。
宋东亮
关键词: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
关于日本现代化的“文化动力”——兼与中国比较被引量:6
1997年
自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国内出版后,近年来文化研究又一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使人们积极开始探讨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特别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又常常以日本为例,以其文化为参照系,用以说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能使中国现代化,因为,通常地,的解,“几乎没有人否认日本是一个属于儒教文化圈的国家”.然而,日本的传统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其精神实质与历史功能又到底如何,其果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一致吗?这都是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拟仅就此略抒管见.
宋东亮
关键词:文化动力日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儒学资本主义精神精神特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