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忠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20070708阜阳极端降雨事件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使用阜阳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徽省气象自动观测网、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阜阳市迎仙镇的一次极端降雨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场特大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形势下发生的,大气层结主要表现为强的对流性不稳定,特大暴雨对流云带恰好发生在低层辐合区、高层辐散区,并且和850 hPa典型的静止锋式切变线相对应;特大暴雨由狭窄而持续强盛的对流性回波带形成。切变线的组织作用使得新生回波单体不断地聚合到回波带中,是维持回波带持续强盛的原因。回波单体移动方向和回波带的走向接近一致造成迎仙持续的强降水。
- 刘娟朱君鉴陈晓红宋子忠项阳卢海
- 应用天气雷达测定淮河流域降水量系统
- 刘娟宋子忠刘东风贾昌明徐胜
- 应用5cm工作波长的713雷达及其数字化终端,对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进行了定量测量降雨量的试验。用最优化处理方法,按dbZ值大小分组统计,得到了该流域Z-I关系系列。对雷达估算值和雨量计测值作了比较分析,一小时雨量平均相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天气雷达
- 2007年7月8日淮北特大暴雨分析及预报
- 变化2007年7月8日在淮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特大暴雨过程。我们从预报的角度,分析了暴雨发生前一天有可能得到的天气形势预报场、物理量预报场,配合云图、雷达回波、降雨实况综合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在特大暴雨出现前,无论是...
- 宋子忠刘娟钱叶青丰志清
- 关键词:特大暴雨水汽发生源带状回波
- 文献传递
- 淮北地区一次强风暴的弓形回波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2005年7月16日淮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主要使用新建成的阜阳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辅以天气图、本站高空观测、地面观测资料,对此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以灾害性大风为主、有雨暴相伴随、局部还有冰雹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系统是一条中-β尺度的弓形飑线回波带。弓形回波带是由更早些时间出现的弧形的阵风锋触发而成的。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加强了对流云体中的下沉气流和低层出流,形成阵风锋。在如何综合应用如此丰富的雷达产品做好临近预报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 刘娟宋子忠项阳卢海
- 关键词:强风暴弓形回波阵风锋
- 2006年6月皖北龙卷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分析了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安徽泗县的龙卷多普勒雷达的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等产品。龙卷发生前,卫星云图上有3个对流云团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每个云团的东南侧有弓状回波发展,3条弓状回波首尾相连,也呈东北-西南向排列,龙卷发生在最西南的弓状回波的顶部。龙卷发生前弓状回波在上游产生了短时强降水,2 h降水量达到60 mm以上。在弓状回波的前沿,雷达探测到一系列的中气旋,龙卷发生前30 min,最西南的弓状回波追上其前面的回波带,发生了2个回波带合并,回波合并前,回波带上有2个中气旋,回波合并后,探测到一个特大直径的中气旋(径向直径25.8 km)。在龙卷发生地的上游,有一条带状的灾害性大风区,实地位置测定结果,该带状大风区与一系列中气旋最大风速圈的南边缘移过的路径一致。分析认为中气旋最大风速圈的南边缘,中气旋的风向与弓状回波后的直线风方向相同,两者叠加造成灾害性大风。出现龙卷1 h 40 min之前(05:00),在泗县上游淮北地区,雷达开始探测到中气旋产品,在12 min之前探测到TVS(龙卷涡旋特征)产品,这些雷达产品对大风灾害的临近预报无疑是非常有用的。
- 朱君鉴刘娟王德育卢海宋子忠
- 关键词:龙卷中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