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三嗪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库蚊
  • 2篇分子
  • 1篇淡色库蚊
  • 1篇毒饵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嘧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分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蚤类
  • 1篇滞育
  • 1篇三带喙库蚊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分析
  • 1篇杀鼠剂

机构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市烟草专...
  • 2篇浙江省环境保...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尤洪涛
  • 3篇郝桂英
  • 2篇马会民
  • 2篇王效义
  • 2篇潘凤庚
  • 2篇薛瑞德
  • 2篇舒国欣
  • 2篇郭天宇
  • 2篇董言德
  • 2篇马宏安
  • 2篇金永平
  • 1篇林万明
  • 1篇许金波
  • 1篇姜晓舜
  • 1篇赵彤言
  • 1篇张文福
  • 1篇董桂蕃
  • 1篇李晓花
  • 1篇王达林
  • 1篇聂丽华

传媒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虫驱避剂驱蚊肤宁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内标,测定了新型驱避剂驱蚊肤宁中Deet的含量。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马宏安王效义尤洪涛
关键词:气相色谱
N40-B型杀鼠晶葵花籽毒饵杀灭大白鼠的效果观察
1996年
本文报告杀鼠晶毒水及其葵花籽毒饵杀灭大小白鼠的效果。室内放置3~6个月的0.005%N40-B型杀鼠晶毒水和浸泡72hN40-B型杀鼠晶葵花籽及籽仁,对鼠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试鼠取食后经3~10天全部被杀死。杀鼠晶溶液的稳定性和对谷物的渗透性均比敌鼠钠盐溶液好。
潘凤庚郭天宇舒国欣尤洪涛郝桂英
关键词:抗凝血灭鼠剂灭鼠大白鼠
昆虫驱避剂驱蚊肤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建立紫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驱蚊肤宁中N ,N -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ET)的含量。方法 :以YWGC18为反相柱 ,甲醇 -水 ( 2 - 1)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5 4nm。结果 :驱蚊肤宁中DEET的回收率为 10 0 .10 % ,RSD为 0 .90 % (n =5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适合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王效义尤洪涛马宏安董桂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过三嗪荧光探针的多氢键作用识别胸腺嘧啶被引量:1
2003年
In this work, a novel long-wavelength fluorescence probe, 3-(4-chloro-6-methylamino-1,3,5-triazinylamino)-7-dimethylamino-2-methylphenaz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eutral red and methylamine subsequently with cyanuric chloride, and its recognition behavior for thymine together with its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solvent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orescence probe can be selectively quenched by thymine instead of guanine, suggesting that the fully complementary hydrogen bonding plays a key role in such a recognition process.
聂丽华马会民李晓花孙铭尤洪涛金永平
关键词:三嗪分子间氢键荧光探针分子识别胸腺嘧啶
热力对IgG分子构象影响的研究
1998年
经圆二色光谱和紫外差光谱分析,冻干IgG经80℃作用2h后,其β折叠构象及侧链氨基酸生色基团和肽键未见明显变化。作用时间延长至72h,β折叠含量则明显减少,氨基酸生色基团和肽键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蓝移,分子变构。溶液中的IgG经60℃处理10h后也有一定程度的变构。
许金波刘育京李成文张文福尤洪涛
关键词:热力消毒IGG分子结构CD光谱
热变性温度法测定蚤类DNA中G+C含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采用改进的氯仿处理法提取两种蚤类 DNA,简便、快速、经济、得到 OD_(260)/OD_(280)的比值均大于1.9,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基部呈现单带的纯 DNA;两种蚤 DNA 在1×SSC 溶液中的热变性温度(Tm)和 G+Cmol%分别如下:印鼠客蚤雌虫:82.2℃,31.5%;雄虫:82.3℃,31.7%;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雌虫:83.6℃,34.9%;雄虫83.6℃,34.9%。
王善青尤洪涛吴厚永郝桂英林万明郭兆彪
关键词:蚤类DNAG+C含量
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抗坏血酸被引量:13
2002年
利用抗坏血酸对DTMC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 ,研究了对抗坏血酸进行间接测定的可能性。试验发现 ,化学发光猝灭率 (R)与抗坏血酸浓度在 1 0× 10 - 7~ 8 0× 10 - 6 mol·L- 1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到 8 0× 10 - 8mol·L- 1 (S N =3)。对 1 0× 10 - 6 mol·L- 1 抗坏血酸进行 10次平行测定 ,其化学发光强度猝灭率相对标准偏差为 4 6 %。该猝灭体系不需要额外的掩蔽剂 ,方法简单、选择性好 ,可直接应用于一些食品中微量抗坏血酸的测定。
马泉莉金永平尤洪涛马会民
关键词:维生素C发光分析抗坏血酸过氧化氢
抗凝血类杀鼠剂水溶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凝血类杀鼠剂水溶性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用混合热熔法和共溶沉淀法将不溶于水的抗凝血类杀鼠剂改变成抗凝血类杀鼠剂水溶性复合物。而后制成水溶液用于制备毒饵或毒水。
舒国欣潘凤庚尤洪涛郭天宇郝桂英王达林
文献传递
溴氰菊酯处理对淡色库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
1994年
本试验观察了饱血谈色库蚊(Gulexpipienspallens)在实验室条件下经溴氰菊酯处理(0.4ppm,1μl/蚊)后,腹部脂肪体RNA的合成及卵黄蛋白的变化动态。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合薄层扫描,对溴氰菊酯处理蚊与正常蚊卵黄蛋白的组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说明溴氰菊酯处理对淡色库蚊卵黄蛋白的组份与卵黄蛋白发生期腹部脂肪体内RNA的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卵黄蛋白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董言德薛瑞德尤洪涛冯伶
关键词:淡色库蚊溴氰菊酯卵黄蛋白核酸
保幼激素Ⅲ对三带喙库蚊滞育发生期间卵巢滤泡和体内RNA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探索保幼激素Ⅲ(JH3)对滞育三带喙库蚊卵巢滤泡和体内RNA变化的影响。方法:短光照和低温联合作用导致三带喙库蚊滞育后,用2ppm0.5ul或3ppm0.5ul/蚊外源JH3点滴处理,观察卵巢滤泡发育情况,并测定蚊体内RNA和卵巢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和短光照引起三带喙库蚊滞育后,卵巢滤泡发育受到抑制,体内RNA的含量明显减少,JH3处理可诱导部分滞育的三带喙库蚊转入发育状态,解除滞育的个体卵巢第一滤泡增大,体内RNA含量增加,但对卵巢蛋白的含量没有影响。结论:JH3可诱导滞育三带喙库蚊卵巢发育,体内RNA合成增加。
董言德薛瑞德赵彤言姜晓舜尤洪涛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滞育RNA卵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