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凤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患者下肢IMT和血管炎性因子的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血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量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血管炎性因子的关系,为糖尿病足(Diabetes Mellitus Foot DMF)...
- 崔艳凤
- 关键词: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度炎症
- 文献传递
- 中低热量饮食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中低热量饮食对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和治疗的影响。 方法 将体重指数(BMI)≥25km·m^(-2)的T2DM患者45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前提下,A组患者采用中低热量饮食,每日总热量约4621.16kJ(1150kcal);B组患者则采用普通DM饮食,每日总热量约7740.4kJ(1850kcal)。于治疗前后(0周,24周)测量患者的血压(BP)、体重并计算体重下降净值和下降百分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_1c、血脂谱和血尿酸、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用药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体重、BP、口服降糖药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2),停药率明显高于B组(P<0.01);而且糖、脂蛋白和尿酸代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空腹胰岛素和GGT也明显低于B组(P<0.02).A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减轻百分数越多,患者的年龄越小,DM病程越短,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男女比值增加,BP降低值增多,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空腹血糖、HbA_1c、低密度脂蛋白、GGT和口服降糖药用量降低越多,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率升高越多,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结论 中低热量饮食可降低超重和肥胖T2DM患者的体重,有助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并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用量。
- 王新民崔艳凤谭坤能刘泽林吴炎
- 关键词:超重肥胖降糖药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
- 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5年
- 抗甲状腺药物 (antithyroiddrug ,ATD)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粒细胞减少症、药物性肝损害等 ,停药后症状多数可消失。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其相关进展。
- 崔艳凤王新民
-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减少症药物性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