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菲菲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浅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妇女的政治解放——以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为视角被引量:2
- 2013年
- 在任何社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在政治上的解放尤为显著。"妇女能顶半边天",就是对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形象概括。由于《人民日报》在中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的权威性、准确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本文以1949——1956年的《人民日报》为线索,探讨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是如何实现翻身解放以及翻身解放后政治地位提升的表现。
- 文红玉崔菲菲
-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妇女政治解放人民日报
- 新中国妇女新形象的塑造——以《人民日报》的典型形象为例(1949—1956)被引量:1
- 2013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亟须调动各种人才来为新生政权的稳固奠基力量。妇女作为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通过媒体对妇女的新形象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塑造,"社会主义妇女"的典型事例跃然纸上,成为新中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崔菲菲文红玉
- 关键词:新中国妇女
- 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经济解放视阈下的政治认同初探——以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为视角被引量:2
- 2013年
- 新中国的成立,给国家带来了新的气象,备受封建思想压抑的中国妇女也翻身做了主人,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实践中,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妇女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大大提高,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给予热烈响应,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新政权的认同。
- 崔菲菲文红玉
- 关键词:妇女政治认同
- 新中国妇女新形象的塑造——以《人民日报》的典型形象为例(1949—1956)
- 本文试图通过《人民日报》(1949——1956年)来重新探讨新中国初期“妇女新形象”具有的多层意义。女性形象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赋予了不同时期的女性新的内涵。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往往代表了那...
- 崔菲菲
- 关键词:女性形象角色转换社会变迁报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