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雯颖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权利
  • 2篇社会救助
  • 2篇权利
  • 2篇伦理
  • 2篇救助
  • 2篇法律
  • 2篇法律权利
  • 2篇福利
  • 2篇福利国家
  • 1篇社会救济
  • 1篇社会救济制度
  • 1篇社会救助制度
  • 1篇利权
  • 1篇伦理考量
  • 1篇伦理思考
  • 1篇经济人
  • 1篇经济人假设
  • 1篇救助制度
  • 1篇考量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席雯颖
  • 1篇严新明

传媒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阅江学刊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公共财政决策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公共选择理论由公共选择学派建立并发展起来,其理论宗旨就是把政治和市场两方面的人类行为纳入单一的模式。弗吉尼亚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始终坚持严格的"契约—立宪主义",也就是公共选择学派的行动纲领。在当代,公共选择理论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决策机制的运行服从于根本性的"规则"的约束,即"立宪约束"。这一国际观点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席雯颖严新明
关键词:公共财政
福利国家社会救济制度的伦理考量及启示
2013年
福利国家(以英国、瑞典为例)通过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为其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可靠的生活保障。其彰显的伦理价值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具有"人本主义"的基础,其本质是形而上的。国家为贫困者提供维持其生存的福利救助的正当性在道德逻辑上是自明的。鉴于此,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关键在于明确国家的福利救助义务,并将这种接受救助的道德权利转为法律权利,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贫困者能够有尊严地生存。
席雯颖
关键词:福利国家社会救助道德权利法律权利
从人道到人权——福利国家社会救助制度之伦理思考
福利国家是一种突出强化国家社会功能的国家形态,除了为其公民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还“应然”地包括社会权利的授予,即人作为一个“自在目的”的实存,应该有尊严的生活。本文通过介绍英国、瑞典两大福利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推演出,“从...
席雯颖
关键词:福利国家社会救助道德权利法律权利福利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