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桂甲

作品数:19 被引量:14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主题

  • 6篇主义
  • 6篇教育
  • 4篇政治
  • 4篇社会主义
  • 4篇思想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育人
  • 2篇中国梦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审美
  • 2篇思想政治工作
  • 2篇统领
  • 2篇青年
  • 2篇国共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理想
  • 1篇大学生理想信...

机构

  • 18篇山西农业大学
  • 6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庞桂甲
  • 3篇李卫朝
  • 2篇梅雪
  • 1篇郭建锦
  • 1篇郭建平

传媒

  • 7篇山西高等学校...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共山西省委...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铭贤校训“学以事人”思想研究——以孔祥熙教育思想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2014年
铭贤学校以"学以事人"作为校训有着深厚的思想背景。"学以事人"校训明确以"人"作为归宿和出发点,蕴育着人文精神取向,这种精神是对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反动,是先秦儒家"事人"思想和西方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学以事人"校训把"学"由空疏的章句、义理转向现实的人事,体现出务实践履的实践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当时空疏学风的匡正,是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教育的运用,更受到当时流行的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学以事人"中"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中华本位、中西结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中西会通的精神。
庞桂甲李卫朝
关键词:人文精神
近代师生关系管窥——以山西铭贤学校为中心的考察
2017年
山西铭贤学校顺应了中国近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趋势,尊重学生主体性,致力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铭贤学校并不简单地抛弃传统的教育理念,而是大力提倡传统教育中尊师重教的理念;最终,在四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构建了民主平等、尊师重道、亲如家人的良性师生关系。比较合理地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关系是铭贤学校构建良性师生关系的基础,这对于今天构建良性师生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梅雪庞桂甲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
探寻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关于陈学明教授意义世界理论的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陈学明教授着力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代社会的理论意蕴,以期解决当代社会人内在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他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批判现代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人性的扭曲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意蕴和生态学意蕴,结合当前西方文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着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意义世界"理论。他始终以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怀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为中国道路能够为人类开创新的存在方式提供一条现实路径。
庞桂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近代青年审美心理变迁探析——以山西铭贤学校为中心的考察
2016年
中国近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变迁深刻地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化,通过他们的文艺作品,我们得以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社会变迁与审美心理之间的内在关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救亡、革命潮流越来越汹涌,青年人的审美心态先后了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沉郁之美、大革命时期的青春之美、"九·一八"事变的悲壮之美以及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雄壮之美几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从优美向崇高演变的趋势。与此同时,他们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表现为对暮性人格和奴性的批判,对青春人格和英雄人格的追求。
庞桂甲李卫朝
关键词:审美心理优美崇高理想人格
习近平关于文艺育人的重要命题被引量:9
2019年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出现了许多经典论述,形成了很多关于文艺育人的理论命题。这些理论命题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构成了完整的新时代文艺育人的逻辑体系。深入研究这些经典论述和理论命题,有助于深入认识文艺育人的本质和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艺的教育价值,推进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庞桂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
列宁《谈谈政治同教育的混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
2020年
列宁的《谈谈政治同教育的混淆》是一篇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文献,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了很多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论断。主要包括:无产阶级政党要“摸透”“群众情绪”,“善于跟群众打成一片,把工人群众发动起来”;“自我批评对于任何一个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政党来说都是绝对必要的”;“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工作和影响必须经常进行”;“在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活动中,现在和将来都有某种教育因素”;“把社会民主党比做一所同时兼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大学校”;等等。深入研究这些思想和论断,有助于推进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庞桂甲
关键词:列宁思想政治教育
论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美学意蕴被引量:3
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具有宏大的美学视野,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深邃的哲学意蕴。其哲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深入阐释"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文艺本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审美形态论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审美风范论;二是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论和"志存高远,渐悟渐成"的审美境界论。
庞桂甲郭建平
关键词:美学思想哲学意蕴
理智与情感的交响:论魏源新世界意识的形成——以魏源《海国图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6年
经世派的改革思路在清代中叶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必须跳出传统"内圣外王"的圈子,把目光转向外部知识资源,才能重新焕发生机。西洋新知的大规模传入和经世思潮的交汇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条件。魏源是一个经历传统文化教化的经世派代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切的情感,但他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潮流中积极拓展知识领域,通过对自我文化的检视,冲破了若干误区,重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衔接的宇宙观、夷夏观,直至形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观,从学理上打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理路,其对全民的思想动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情感上的纠葛终究不能完全摆脱,他的新宇宙观、夷夏观、实践观仍然带有对传统中国的感情色彩。
庞桂甲
关键词:经世派《海国图志》宇宙观夷夏观
以中国梦统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阐明习近平中国梦的内涵、性质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实质上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追梦史,它经历了梦碎、梦醒、铸梦和圆梦几个阶段,最终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逐步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坚定中国梦信念,抵制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侵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庞桂甲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自由主义
毛泽东青年时期湖南自治思想探析
2013年
毛泽东青年时期湖南自治思想,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内容,其演变经历了萌发、高潮、落潮三个阶段,而这个过程正是毛泽东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毛泽东这一思想具有以下合理内核:关心国内外时势、探求救国真理,反抗强权、追求民主,依靠民力、启发民智、发动民众,重视武装力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庞桂甲郭建锦
关键词:合理内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