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绍堂
- 作品数:23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关注民生——柯象峰先生的学术主旨被引量:3
- 2005年
- 庞绍堂
- 关键词:生平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社会救济
- “三农”问题渊源考——兼论其解决之道被引量:8
- 2008年
- "三农"问题古已有之,并且在近代之前基本上反映的是阶级利益的对立。而社会主义"三农"问题则源自传统模式以"三农"作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对象、来源,此积累呈现三重性。传统模式下的二元结构类型的核心制度安排是二元财政体制,这一体制造成了当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经济—政治的共生问题,必须通过经济—政治改革才能根除,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 庞绍堂
- 关键词:工业化
- 中国近代变革失败原因探析——从中日近代化制度成本比较谈起被引量:1
- 2014年
- 面对西洋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对比中日两国采取的或是被迫或是自觉的对话模式与基于制度成本的变迁原因,成为分析中国近代化失败的有效路径之一。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地方立宪到辛亥革命,学习和求变的思维常有,但中国当时的体制内变革终难以触及社会变革的实质——政治体制。日本近代化的成功,恰恰是"求知识于世界"的民族性格与多元试错机制之上政治体制的革新使之近代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教训无疑是当代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的一种镜鉴。
- 庞绍堂石晶
- 关键词:近代化政制制度变迁成本政治体制改革
- “五四”的悲剧证明:知识分子要有实力
- 1989年
- "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学术恳谈会记述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节日。有人说,"五四"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全民族喜庆的节日,还应该成为全民族反思的节日。此言极佳!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今天,更有必要以回顾历史,激励当今的精神来纪念这个节日。因此,本刊编辑部于八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召开了题为"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的学术恳谈会。现将会上部分发言摘登于后。
- 庞绍堂
- 关键词:西方知识分子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精神中国现代化进程实体性中国知识分子
- 现代性、主体性、限制性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试图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讨论当代文化之大义。首先,当代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是回归,它肩负着解放人类主体性的使命登场;其次,当代文化回归的主旨,是重申和强化人的主体性,寻求释放并确立人的主体性文化之内容及形式;再次,当代文化回归趋向的另一展示,是对于形而上的追索,并确立主体间性的立场,这是对现代化的一种平衡和拯救。最后,回归乃人类认识的极限(制)性所致。这也是人类的限制性——主体性边界。这一不无悲观色彩的实在,恰恰是主体性的保障。一切,均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人择的。人类的主体性因此才不断地被周期性重申。主体性的追求与实现,是人类(多次现代性问题)的唯一永恒主题。
- 庞绍堂
-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 社会保障中的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属性当归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其亦有明确的伦理、政治价值内涵,但其作为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制度属性确然。本文通过厘清与其直接相关的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主要流派之立场,以揭示各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支持性。
- 庞绍堂
- 关键词:社会保障干预主义自由主义伦理
- 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梁启超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被引量:5
- 2014年
- 现代学术界公认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现代化的开启者是西方学者帕森斯,他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的整体跃进而非个别部分。随后英格尔斯提出了人的现代化学说,认为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早于这些学说六七十年前,中国学者梁启超便提出"新民说",其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论,也是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论,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中,涉及了少年乃至国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观念。强调人的现代化在于新民文化,其根在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更新。同时,文化新民要有新制度相匹配。应当说,梁先生可谓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学说的开创者,他的超前思想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和启发意义。
- 庞绍堂
-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被引量:9
- 2005年
- 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端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经诸多学者努力,形成为基于一系列理论假设的理论体系。所有这些假设,与其说是理论性的,不如说是事实(史实)性的,其成立基础客观可靠。将经典现代化理论指斥为“西方中心论”之文化观,不仅有失偏颇,且无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企图取代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依附理论的明显缺陷及其所致的脆弱性,昭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内涵。
- 庞绍堂
- 关键词:依附理论脆弱性西方中心论文化观
- 儒家的变异
- 2018年
- 《白虎通》是中国近两千年社会中,把儒家思想贯彻得最彻底的儒家经典之一。儒家思想源于六书,特别是发端于《尚书》。《尚书》里记载的周公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发端,也是儒家思想的真正开端,对孔子的思想影响非常大。孔子把儒家思想发展为一个思想体系,而且对儒家思想有巨大贡献,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从周公开始,然后孔子、子思、孟子、荀子,都对先秦儒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儒家一直传到现在,有很多变异,最大的变异,就是从"为帝王师"的学问变成"为帝王之学"。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是"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班固整理出了《白虎通》这本书,其内容就是儒家的行为规范,即三纲五常六纪。儒家变异后就形成了规范、教条,这与先秦儒家是不同的,孔孟思想本来的面目很多人已经不大清楚了。
- 庞绍堂
- 关键词:儒家
-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探索被引量:7
- 2014年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二十年的完善,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因为该制度自身存在较大缺陷,目前不仅无法完成住房保障的任务,反而对拉大群体间收入差距、加剧贫富分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住房保障经验,从价值观念、功能定位、战略定位、法制建设、业务机制、监督机制、资金管理和政府作用等八个方面提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
- 孙玥庞绍堂
-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