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碧珍

作品数:69 被引量:676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1篇护理
  • 21篇教学
  • 15篇产科
  • 13篇产科护理
  • 12篇护理学
  • 12篇妇产科
  • 12篇妇产科护理
  • 12篇产后
  • 10篇盆底
  • 10篇健康
  • 10篇妇产科护理学
  • 9篇妊娠
  • 9篇健康教育
  • 9篇分娩
  • 8篇教育
  • 8篇产妇
  • 7篇妇女
  • 6篇孕妇
  • 6篇孕期
  • 6篇盆底肌

机构

  • 6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67篇廖碧珍
  • 13篇王龙琼
  • 13篇王富兰
  • 10篇张紫琪
  • 8篇李明慧
  • 8篇杨亚宁
  • 7篇徐晓阳
  • 7篇舒春梅
  • 5篇姚珍薇
  • 5篇周勤
  • 4篇张敏
  • 4篇谢莉玲
  • 4篇李灵
  • 3篇冉希
  • 3篇刘真真
  • 3篇贾曼
  • 3篇朱萍
  • 3篇王露
  • 2篇令狐华
  • 2篇王丽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护理...
  • 7篇护理学杂志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5篇中华医学教育...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3篇重庆医学
  • 3篇激光杂志
  • 3篇中华护理教育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全科护理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期妇女性生活现状及性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妊娠期妇女因生理、心理的改变以及社会文化认知的影响,在妊娠各个阶段性功能和性满意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期间不适宜的性生活可能会导致婚姻满意度的降低,甚至会危害到母胎的健康。因此,在为妊娠期妇女提供常规围生期健康教育的同时,性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国内外妊娠期妇女性生活现状及妊娠期性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妊娠期妇女性健康教育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庞婉颖廖碧珍
关键词:妊娠期性行为健康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对本科护生沟通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对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4级本科护理1班、2班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两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试验组在建立和谐关系、倾听能力、共同参与、验证感受、沟通能力总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递有效信息和确认患者问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本科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李灵杨亚宁廖碧珍
关键词:护生沟通能力
会阴侧切术的探讨被引量:5
2001年
廖碧珍
关键词:会阴侧切术分娩产科手术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月—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专业4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1个班设为对照组(n=124),1个班设为试验组(n=126)。对照组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即创建教学存在感、发挥社会存在感中介作用以实现认知存在感。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及探究社区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在寻找真相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探究社区中3种存在感的水平都较高,均接近4分。结论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但对评判性思维的影响还需长期观察。
王露廖碧珍
关键词:教育护理混合式教学妇产科护理学
情景模拟演示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示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07级护理本科护生16名,进入产科实习后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Gordon模式对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编写情景剧本。实习结束前2周与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比赛,评价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情景模拟演示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转化教学成果。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能提高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
廖碧珍令狐华周小利王富兰王龙琼舒春梅
关键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能力护生
医护合作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乳房疼痛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乳房疼痛的应用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产后出现乳房疼痛而就医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规定时间内进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别分为试验组(60例)和...
张紫琪李明慧廖碧珍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妊娠28周后始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42d、3个月、6个月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盆底肌健康教育学习且经阴道分娩初产妇49例为观察组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同期未参加盆底肌健康教育学习且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妊娠28周后、入院时、产后42d、3个月、6个月时评价盆底肌张力、产程、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前盆底肌张力、活跃期及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42d、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孕妇(P均<0.05)。结论产前孕妇进行盆底肌锻炼对阴道分娩结局及产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廖碧珍杜春燕周勤姚珍薇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肌张力分娩产程
妊娠期口腔保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妊娠期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发育,然而大多数医务人员及妊娠期妇女并未特别重视这一特殊时期的口腔保健。该文就妊娠期口腔内环境的变化、常见口腔疾病、妊娠期口腔疾病对母胎的影响、口腔保健策略四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及妊娠期妇女提供指导性建议。
黄金贵廖碧珍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胎儿口腔健康
孕产妇新型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4年
目的:探索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方法:组建俱乐部,召集100名门诊就诊的孕产妇加入俱乐部,参加俱乐部由医护团队人员计划并举办的各种活动,在活动前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测试,了解其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对健康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前后两次结果进行纵向对比。结果:96名孕产妇完成了全程活动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孕产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72%提高为91%;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63%提高为96.88%。结论: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能提高孕产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对健康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王富兰高建琼廖碧珍杨晓畅
关键词:俱乐部孕产妇
妇女产后6月盆底肌肉强度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分娩对妇女盆底肌肉强度的影响 ,以及妇女产后耻骨尾骨肌 (PC肌 )强度的影响因素 ,及产后生殖保健服务中盆肌锻炼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将分娩活婴的 4 6 0位初产妇产后 6月PC肌强度及其相关的因素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产后 6月时 ,PC肌强度与阴道松弛、会阴侧切伤口长度、张力性尿失禁明显相关 (P <0 .0 5 ) ,而与分娩方式、第一、二产程时间、会阴损伤形式、产后 6月时性交疼痛、性高潮次数无显著关系 (P >0 .0 5 )。分娩后 ,76 .30 %妇女获得医院告知的盆肌保健操知识 ,在产后 4 2日接受产科随访时 ,卫生保健人员仅告知 8.5 7%妇女产后需要做盆肌保健操。产后只有 11.8%的妇女经常练习盆肌保健操。结论 :产时应正确保护盆肌 ;
徐晓阳姚珍薇张丽伟王焕英廖碧珍
关键词:产后性健康产后保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