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南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临床病理
  • 5篇病理
  • 4篇免疫
  • 3篇子宫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原发性
  • 2篇透明细胞
  • 2篇透明细胞癌
  • 2篇肿瘤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透明...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卵巢
  • 2篇卵巢浆液性
  • 2篇内膜

机构

  • 6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6篇张南
  • 6篇魏宝秀
  • 5篇付秋风
  • 4篇于晓红
  • 4篇张佳立
  • 4篇钟传庆
  • 4篇孙丽萍
  • 2篇罗兵
  • 2篇钟少武
  • 2篇郭华伦
  • 1篇秦赟娜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观察卵巢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探索肿瘤不同组织学改变的意义。方法 对 4 5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 (FIGO)标准 ,Ⅰ期 3 4例 ,Ⅱ期 4例 ,Ⅲ期 7例。结果  4 5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瘤占同期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2 5 .4 % ,浆液性同粘液性交界瘤的比为 1∶1.3 ,11例生长于卵巢表面的浆液性交界瘤中 ,9例出现腹膜种植 ,2例为浸润性种植 ,7例为非浸润性种植。 2例浆液性交界瘤和 1例粘液性交界瘤分别于术后5、4和 1年复发。 3 3例交界瘤经 2~ 9年随访 ,按Kaplan Meier法 5年生存率为 10 0 %。结论 卵巢浆液性交界瘤预后较好 ,卵巢表面生长的浆液性交界瘤常伴有腹膜种植。
钟传庆于晓红张佳立魏宝秀罗兵孙丽萍张南付秋风
关键词:腹膜肿瘤肿瘤种植肿瘤复发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ECCC)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现 ,并与其它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比较 ,了解其生物学特点。方法 收集ECCC 10例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 (UPSC) 12例 ,子宫内膜样癌 (UEC) 4 4例 ,比较组织学改变 ,并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 p5 3蛋白、ER、PR的表达。 结果  10例ECCC占子宫内膜癌的 3 14 %。各组平均年龄ECCC6 3 5岁 ,UEC 5 1 7岁 ,UPSC 6 0 0岁。ECCC与UEC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ECCC与UPSC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肿瘤组织学Ⅲ级 ,ECCC占 30 % ,UEC占 17 1% ,UPSC占 10 0 %。ECCC与UEC比较 ,P >0 0 5 ,ECCC与UPSC比较 ,P <0 0 1。 10例ECCC ,5例瘤细胞成分单纯 ,其中 1例含红染的透明小体 ;其余 5例中 2例含少数瘤巨细胞 ,3例伴有UEC成分。未见肿瘤伴同UPSC或EIC(endometrialintraepithelialcarcinoma)的组织象。 3例ECCC呈p5 3蛋白表达 ,全部EC CCER染色阴性 ,仅 1例呈PR阳性。 7例随访 5年以上 ,4例生存 ,3例死亡 ,5年生存率为 6 6 6 %。结论 ECCC的临床病理学和生物学既不同于UPSC也不同于UEC 。
钟传庆魏宝秀张佳立郭华伦张南付秋风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PR癌组织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及P53蛋白、ER、PR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临床病理特征及 P53 蛋白和 ER、PR 免疫组化表达。方法:用 S-P 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 ECCC,12例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Upse),44例宫内膜腺癌(EC)的 P5...
钟传庆魏宝秀张佳立郭华伦张南付秋风
文献传递
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名称和生物行为素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对近10年来本院收治的卵巢交界瘤进行了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瘤19例;黏液性交界瘤26例共45
钟传庆于晓红张佳立魏宝秀罗兵孙丽萍张南付秋风
关键词:浆液性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传递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例宫颈恶性黑色素瘤通过光镜、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随访。结果5例平均43.4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排液,妇检示宫颈菜花状或黑色结节状肿物;镜检示肿瘤细胞异型性大,细胞形态多样,表现为痣样细胞、上皮细胞、梭形细胞或混合细胞。免疫表型:HMB45、M elan-A(MART-1)、tyrosinase、S-100蛋白、vim entin均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HMB45、M elan-A(MART-1)、S-100蛋白对恶性黑色素瘤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注意与癌、癌肉瘤、淋巴瘤或绒癌相鉴别。
于晓红秦赟娜魏宝秀付秋风孙丽萍张南钟少武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要点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宫颈恶黑,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随访。结果5例平均39.6岁,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排液,妇检示宫颈菜花状或黑色结节状物;镜检示肿瘤细胞异型大,细胞形态多样而结构复杂,表现为痣样细胞、上皮细胞、梭形细胞或混合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B45、S-100、Vimentin均显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对恶性黑色素瘤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注意与癌、癌肉瘤、淋巴瘤或绒癌相鉴别,逐一排除。如能早期诊断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并予以氮烯咪胺(DTIC)为主的联合化疗及免疫疗法,有可能改善预后。
于晓红魏宝秀孙丽萍张南钟少武
关键词: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