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船
- 作品数:57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D-二聚体、FDP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D-二聚体、FDP的变化,探讨HSP患儿血凝集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和反向间接血凝法分别测定60例HSP急性期患儿及正常健康儿童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HSP病例组在发病初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D-二聚体、FDP均显著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SP患儿急性期体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液呈高凝状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曾宾刘筱萍张双船赵方
- 关键词:血D-二聚体FDP反向间接血凝法凝血功能紊乱HSP发病初期
- 儿童重型与轻型支原体肺炎免疫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检测儿童重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轻型MPP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状况,为临床免疫治疗寻找依据。方法 157例MPP患儿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32例)和重症组(25例),以同期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所有患儿急性期免疫指标。结果轻症组及重症组患儿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症组患儿IgM较轻症组患儿水平高(P<0.05)。两组MPP患儿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及重症组患儿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PP患儿CD19+、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组CD19+T细胞比例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CD3+、CD16+CD56+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轻症组(均P<0.05)。结论 MPP感染患儿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且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组更明显。免疫制剂对MPP患儿临床治疗有效,对重症MPP疗效更明显。
- 钱卫疆胡晓艳徐宋周翟岩周于新张双船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
- 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一氧化氮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患儿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38例川崎病患儿,用IVIG治疗前、治疗3d后血液、尿液标本,以30例正常体检同龄儿童作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尿液中NO、IL-6水平。结果:治疗前KD急性期惠儿血清及尿液NO、IL-6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经IVIG治疗后,KD患儿血清NO、IL-6及尿液IL-6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尿液NO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KD患儿急性期经IVIG治疗后,通过抑制NO、IL-6等递质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损害,使患儿迅速恢复。
- 余振东吴波杨虹刘为敏张双船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川崎病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
- 婴幼儿肠套叠空气加压灌肠治疗前后氧自由基产生和血浆心钠素改变的动态观察
- 2005年
- 目的测量婴幼儿肠套叠空气加压灌肠治疗前后血中过氧化脂质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浆心钠素(ANP)的改变。方法测定33例婴幼儿肠套叠空气加压灌肠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内,血中过氧化脂质浓度、SOD活性和ANP水平。结果33例婴幼儿肠套叠空气加压灌肠治疗前血浆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空气加压灌肠刚复位后血浆中过氧化脂质含量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过氧化脂质浓度与SOD活性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901,P<0.05)。治疗后24h过氧化脂质浓度与SOD活性和血浆ANP又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婴幼儿肠套叠,空气加压灌肠刚复位后存在再灌注过氧化损伤过程。
- 冯子毅张双船
- 关键词:氧自由基心钠素肠套叠
- 心律平治疗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律平治疗小儿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 ,以及心律平治疗心肌炎的安全性。方法 对 34例心肌炎心律失常进行心律平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 (ANP)浓度、心脏指数 (CI)变化的观察 ,并对观察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心律失常发作时心肌炎患儿血浆AN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P <0 0 5 )。心肌炎患儿在心律失常发作时血浆ANP和C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r1=0 6 0 2 ,r2 =0 75 9,P <0 0 5 )。静脉注射心律平后心肌炎组心律失常转复率明显 (P <0 0 5 )。心律发作时心肌病组血浆ANP浓度明显高于心肌炎 (P <0 0 5 )转复后 ,前者血浆ANP浓度仍高于正常组 ,后者血浆ANP浓度恢复正常。心肌炎用药过程中无一例病情加重。
- 肖燕芳张双船张萍
- 关键词:心肌炎心律平心律失常ANP血浆
-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终止川崎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3年
- 探讨普罗帕酮治疗小儿川崎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对 117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并发心律失常者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普罗帕酮。并在静注普罗帕酮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 (ANP) ,心脏指数 (CI)。结果 :总转复律为 78.6 3% ,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的转复律明显低于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 (73.5 9%VS 91.5 6 % ,P <0 .0 5 )。心律失常发作时患儿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P <0 .0 5 )。结论 :普罗帕酮是一个治疗小儿川崎病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但对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疗效稍差。
- 张双船刘颖赵方余振东刘瑞
- 关键词: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川崎病快速心律失常小儿
- 静脉注射胺碘酮终止心肌炎患儿异位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探讨胺碘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内分泌的改变情况。对 1 31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并发心律失常者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胺碘酮。并在静注胺碘酮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 (ANP) ,心脏指数 (CI)。结果 :总转复率为 87.79%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转达复率为 90 .80 % ,室性心动过速的患儿转复率为 81 .82 % ,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各种心律失常发作时患儿血浆心钠素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P <0 .0 5 )。其间无一例病情恶化者。结论 :胺碘酮是一个治疗小儿心肌炎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但部分患儿对该药物不甚敏感。
- 张双船林月钰赵方刘瑞刘颖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胺碘酮心肌炎血浆心钠素
- 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及细胞免疫特点。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87例分成0~3岁、3~6岁、6~14岁3组进行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结果0~6岁发病率59.77%。发热天数0~3岁组平均(6.25±2.9)d,3~6岁组(7.83±2.79)d,6~14岁组(10.73±2.91)d,热程在6~14岁组与其它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肿大48例(55.1%),脾肿大21例(24.1%),3岁以上年龄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浮肿25例(28.7%),以0~6岁低年龄组多见。6岁以上儿童咽峡炎表现突出。颈淋巴结肿大68例(78.1%),皮疹12例(13.7%),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白细胞总数升高明显,而变异淋比例偏低。发病年龄越大,肝功能损害、心肌酶异常、外周血CD4+T、CD4+/CD8+及CD16+CD56下降愈明显。结论儿童IM的某些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及细胞免疫状态有关,应予以重视。
- 赵方彭华曾宾张双船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T淋巴细胞亚群
- 妊高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亲是否患有妊高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1)两组患儿间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糖尿病发生率、产前激素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妊高征组SGA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高征组。(2)妊高征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而早产儿呼吸暂停(A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颅内出血-脑白质病变(IVH-PVL)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间NRDS发生率无差异,但妊高征组NRDS患儿PS使用率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结论妊高征可减轻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降低PS使用率,减少BPD发生率。
- 徐颂周胡晓艳赵方周于新张双船
- 关键词:妊高征并发症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
- 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对比阿奇霉素加丙种球蛋白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组、B组各5 6例,A组予阿奇霉素加丙种球蛋白治疗,B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热退,咳嗽减轻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治疗2周后复查胸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均能较好控制症状,治疗2周后X线胸片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A组在热退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上均较B组短,差异显著(P <0 .0 1)。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钱卫疆张双船刘筱萍胡晓艳赵方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丙种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