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线粒体
  • 4篇耳聋
  • 3篇线粒体12S
  • 3篇氨基糖
  • 3篇氨基糖甙
  • 3篇氨基糖甙类
  • 2篇突变
  • 2篇综合征
  • 2篇抗生素
  • 2篇类抗生素
  • 2篇氨基糖甙类抗...
  • 2篇RRNA
  • 1篇单倍型
  • 1篇毒性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特征
  • 1篇嘌呤
  • 1篇嘌呤核苷酸
  • 1篇外显率
  • 1篇细胞

机构

  • 7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张婷
  • 5篇管敏鑫
  • 5篇郑静
  • 4篇龚莎莎
  • 4篇吕建新
  • 2篇彭光华
  • 2篇郑斌娇
  • 2篇方芳
  • 1篇张琼敏
  • 1篇杨爱芬
  • 1篇梁敏
  • 1篇许芳
  • 1篇周怀彬
  • 1篇张初琴
  • 1篇陈波蓓
  • 1篇曾爱平
  • 1篇李伟
  • 1篇薛凌
  • 1篇朱翌
  • 1篇姜丹丹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线粒体相关的疾病治疗及干预策略被引量:3
2012年
线粒体疾病是一种累及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的复杂异质性疾病,由核基因或线粒体基因的遗传缺陷导致,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十年来,有关线粒体疾病的诊断及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而疾病的治疗方法却研究较少。着重介绍线粒体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和干预策略。
郑斌娇梁敏薛凌郑静张婷龚莎莎方芳吕建新管敏鑫
关键词:线粒体疾病基因治疗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相关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
基于对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相关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分子机理的研究,线粒体DNA突变可以分为原发突变和继发突变。现已公认的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原发突变位点有1555A&gt...
龚莎莎张婷郑静吕建新管敏鑫
关键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聋线粒体DNA
多重等位基因PCR检测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多重等位基因PCR法同时检测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3种基因型(野生型、A1555G突变型和C1494T突变型)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分别设计针对线粒体1555和1494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特异性引物.用多重等位基因PCR技术同时检测A1555G和C1494T突变,并初步用于138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临床基因突变检测分析,最后通过DNA测序法评估其准确性.结果 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同时检测138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A1555G和C1494T突变的检出率为7.97%(11/138),其中,A1555G突变型10例,C1494T突变型1例;DNA测序分析检测突变型检出率为7.97%(11/138).2种方法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1.000,P<0.01).结论 多重等位基因PCR是一种简便、准确、有效的A1555G和C1494T突变检测方法,可用于鉴定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从而有效预防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郑静杨爱芬张婷张琼敏龚莎莎彭光华朱翌管敏鑫
关键词:线粒体氨基糖甙类RNA核糖体聚合酶链反应
五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的中国汉族家系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进一步探讨线粒体12S rRNA基因对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的影响。方法收集5个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家系,提取基因组DNA,然后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和间隙连接蛋白β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5个家系内和家系间的母系成员在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和听力曲线上存在较大差异。5个家系耳聋发生的外显率分别为17.6%、50.0%、66.7%、31.3%和23.1%,平均外显率是37.7%。线粒体全序列显示家系间存在已知的1555A〉G突变和不同的多态性位点,分别属于东亚人群D4b2b、B4c1bl、F3、C1、D5a单倍型。这5个家系没有携带已知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但发现了2个保守性较高的ND1 L89T和C03A200T突变。而且,GJB2基因上未发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结论这5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线粒体DNA继发突变、GJB2基因可能没有影响1555A〉G的表型表达。然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DNA多态性及其他核修饰基因可能对这5个耳聋家系的表型表达起到修饰作用。
张婷陈波蓓郑静龚莎莎张初琴吕建新管敏鑫
关键词:非综合征性耳聋线粒体12SRRNA外显率
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突变被引量:6
2012年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病性需要较高的阈值.位于12S rRNA解码区的A1555G和C1494T突变是造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的分子机制.这些突变可能造成12S rRNA二级结构的改变,影响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细胞内ATP的产生,由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耳聋.但是多数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还仅处于推测阶段.其它修饰因子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单体型、核修饰基因参与了线粒体12S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
张婷曾爱平郑静管敏鑫
关键词:线粒体12SRRNA突变耳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细胞中嘌呤核苷酸的方法探究被引量:7
2013年
建立了检测细胞中嘌呤核苷酸(ATP、ADP、AMP、NAD+和NADP+)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分析方法.采用KinetexTM HILIC柱(50 mm ×4.6 mm,2.1 μm)进行分离,对细胞样品的萃取方法、流动相组成及质谱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学确证表明:各待测物在1.0 ~ 100 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95.7%~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本方法的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细胞中能量代谢的研究.
姜丹丹李伟周怀彬张婷许芳武佳吕建新
关键词:细胞ATPADPAMP
两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1494C〉T突变的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估线粒体DNA继发突变、单倍型、GJB2基因等对1494C〉T突变表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个携带1494C〉T突变的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中国家系,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和GJB2基因突变检测等。结果两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听力损失程度、发病年龄和听力曲线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耳聋外显率(母系成员耳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分别为42.9%和28.6%,非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非药物性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分别为14.3%和14.3%。两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C4ala和B4blc单倍型。未在GJB2基因中发现与耳聋相关的致病位点。结论线粒体DNA1494C〉T突变为这两个家系的重要致病因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作为环境因素导致药物性耳聋的发生,GJB2基因的修饰作用可排除,而其他核修饰基因可能对这两个家系的表型具有修饰作用。携带1494C〉T突变的家系来自进化上不同的人群,其中属于单倍型B4blc的家系首次被发现,提示1494C〉T突变具有多起源性。
龚莎莎陈波蓓彭光华郑静张婷郑斌娇方芳张初琴吕建新管敏鑫
关键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单倍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