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开封市2011-2013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了解开封市2011-2013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状况。方法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每年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剂进行了抽样监测。结果开封市各种类型医院总体合格率从2011年的95.3%上升至2013年的96.8%,其中使用中消毒剂的总合格率最高,为99.1%,消毒后空气的总合格率最低,为90.6%,不同类型医院中以大型综合性医院消毒状况最佳,总合格率达97.9%,其次为小型门诊和专科医院,以民营医院总合格率最低,为95.2%。结论 2011-2013年开封市各类型医院消毒状况良好。
- 张春艳肖保林黄淑华陈磊刘杰阎学燕巩飚
- 关键词:消毒效果合格率
- 2020—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2020—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部分食品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的状况,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的方法对采集的8类276份食品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2020—2022年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3株,检出率为11.96%,其中2020年检出率最高(18.57%);不同类别食品中,调理肉检出率最高(37.50%),其次是生禽肉(15.71%);调理肉中冻样品检出率最高(40.74%),生禽肉中鲜样品检出率最高(20.69%);不同采样地点中,超市检出率最高(27.45%),其次为农贸市场(16.13%)。结论开封市部分食品及餐饮流通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建议加强对污染风险高的食品及餐饮流通环节的污染监测与监管工作,以降低食品食用安全风险。
- 阎学燕张春艳黄淑华许姣陈磊巩飚
- 关键词: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
- 2013年开封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掌握开封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该市高危食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和《2013年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从该市市场采集的9大类食品共243份样本进行了8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243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9株,总检出率为7.82%。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26.09%,6/23),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15.38%,6/39)。9类食品中桶装饮用水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乳及乳制品。结论该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个别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桶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各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污染严重食品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 陈磊肖保林黄淑华张春艳阎学燕刘杰巩飚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 开封市首次检出2株亚利桑那沙门菌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开封市首次检出的2株亚利桑那沙门菌进行鉴定与研究。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方法对该菌进行系统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经手工及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分离出的细菌为亚利桑那沙门菌。结论本次研究中分离出的沙门菌为罕见报道的亚利桑那沙门菌。
- 刘杰黄淑华陈磊曹晓张春艳冉冉
- 关键词:生化特性
- 2013—2015年开封市区游泳池水微生物项目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开封市区游泳馆游泳池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了解池水质量随年份、季节、采样地点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合格放心的游泳池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中GB/T18204.9-2000、GB/T18204.10-2000,抽取市区游泳池水水样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5三年共检测了279份水样,总合格率为52.7%,菌落总数合格率为48.4%,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0.3%。总合格率随年份有上升趋势,深水区和浅水区水质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异,各抽样月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5,P〈0.05),各采样地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5)。结论游泳池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菌落总数超标较大肠菌群严重,7月份水质情况最差,校园内和公园内水质堪忧,应引起注意。
- 许姣黄淑华张春艳阎学燕陈磊
- 关键词:游泳池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 肉鸡饲养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环节的探讨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开封市肉鸡从孵化、养殖,到屠宰、加工、运输和销售各环节样品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采集2012年4个季度开封地区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养殖场、屠宰场和大型超市中土壤、饲料、鸡粪、鸡肉、屠宰工具、工人手等18个环节共802份样品。按照GB 4789.4—2010进行沙门菌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脱毛池水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75%,其次成鸡粪便、鸡肉、刀具案板、肛拭子中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8.3%、49.4%、33.3%、5.6%,鸡胚和运输车辆中未检出沙门菌。本研究共检出6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沙门菌菌型数最多。结论鸡肉屠宰加工过程使沙门菌污染扩大,脱毛机及脱毛池水是沙门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不同季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刘杰银恭举张春艳阎学燕黄淑华陈磊
- 关键词:沙门菌肉鸡污染环节
- 2015-2017年开封市部分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开封市学校食堂餐饮具的消毒情况,为今后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对开封市市区部分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随机抽样并检测。结果 2015-2017年共检测2 070件餐饮具,合格1 937件,总体合格率为93.57%。不同类型学校中,幼儿园餐饮具合格率最高(95.68%),中学最低(91.72%);不同季度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第三季度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季度(P<0.01);不同类型餐饮具中筷子的合格率最低(88.89%)。结论开封市市区学校使用的餐饮具消毒效果整体情况比较好,但仍需继续加强对学校餐饮具卫生监管力度,尤其是在第三季度。确保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
- 阎学燕巩飚陈磊黄淑华张春艳许姣肖保林
- 关键词:学校食堂餐饮具大肠菌群消毒效果
- 2009—2011年开封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开封市餐饮具消毒合格情况,为餐饮具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的纸片法进行采样和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及评价,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SPSS 13统计软件进行。结果 2009—2011年共检测9 429件餐饮具,合格8 319件,总体合格率为88.2%;餐饮具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间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餐饮单位餐饮具检测结果合格率比较:学校集体食堂最高,为92.9%;大型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合格率最低,为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度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第2、3季度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封市餐饮业中使用的餐饮具卫生状况整体情况较好,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大型宾馆酒店和夏秋两季的餐饮具卫生监管力度,尤其是在第2、3季度。要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从而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阎学燕孟雨刘杰张春艳黄淑华陈磊
- 关键词:餐饮具消毒效果合格率
- 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开封市肉鸡屠宰场加工环节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分析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环节,以降低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方法采集肉鸡屠宰场宰杀前鸡活体肛拭子样本、褪毛后整禽样本、预冷池后整禽样本、预冷池水样本、分割刀具涂抹物、案板涂抹物、分割后冷冻禽肉以及工人手涂抹样本,按照GB 4789.4-2010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样本306份,检出沙门氏菌110株,检出率为35.95%。预冷池水样本带菌率最高,为66.67%;褪毛后整禽样本的检出率远高于宰杀前鸡活体肛拭子样本。本研究共检出8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61.82%)。结论屠宰环节是沙门氏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应加强对加工环节中关键环节沙门氏菌的监测和干预,有效控制肉鸡沙门氏菌的污染。
- 阎学燕肖保林张春艳黄淑华陈磊刘杰巩飚
- 关键词:沙门氏菌肉鸡屠宰加工交叉污染血清型
- 2011-2015年河南省开封市部分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开封市部分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 2011-2015年从12类食品576份样品中共检出目标菌49株,总检出率为8.51%。其中,沙门氏菌20株(3.47%),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5.03%)。不同类别食品中肉及肉制品污染最严重,目标菌总检出率为29.82%,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程度均最高,其污染率分别为11.40%和18.42%;其次是非发酵豆制品,目标菌检出率10.00%。结论开封市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为普遍,肉及肉制品是这两种菌的主要污染品种,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生食水产品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阎学燕张春艳黄淑华陈磊许姣刘杰巩飚
- 关键词:市售食品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源性疾病